唐匯敏 李 慎
高血壓若長期發展,不予治療控制,一般總是在10~20年后影響人體的主要臟器使其產生病變。其中最易受到影響的是心、腦、腎以及眼等器官,同時產生多種并發癥。
一、高血壓容易發展成為高血壓性心臟病
長期的血壓升高,帶給心臟的負擔是沉重的,特別是心臟的左心室。為了克服血管的阻力,左心室必須用更大的收縮力將血液噴射出去,如此每日代償性增加心臟的收縮力,于是,左心室的肌肉逐漸肥大起來。高血壓發展到中、后期,除心肌變得肥厚外,出現心室擴大,主動脈弓彈開擴張,心臟的代償功能開始減退。心肌的收縮能力也不斷降低,最終發展成高血壓性心臟病。病人可以有心悸、氣短、眼花、心前區不適、咳嗽等癥狀。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一個必然趨勢i最后可因心臟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但是,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病程發展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一般要經過10~201年,但少數嚴重高血壓經過5~10年就可發生高血壓性心臟病。然而,只要對高血壓早期診斷,采取合理的長期治療,使血壓控制在一個恰當的水平。則心臟的并發癥可以避免發生。
二、高血壓容易引起腦中風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風是人類死亡的三大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僅次于癌癥和心肌梗塞。中風中最為嚴重的就屬腦出血,而高血壓是引起腦出血的主要原因,人們也稱之為高血壓性腦出血。長期的血壓增高導致腦部已經硬化的小動脈形成一種粟粒樣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壓驟然升高時,微動脈瘤可能破裂而引發腦出血。也可以由于高血壓引起腦小動脈痙攣或血管閉塞。造成遠端腦組織缺氧、壞死,點狀出血和腦水腫,使血管易于破裂而發生腦出血。必須指出,缺血性中風雖然主要為動脈硬化引起腦動脈的某一支閉塞。但高血壓也依然是一個重要的促進因素。所以要預防腦中風就必須預防和治療高血壓。
三、高血壓可引起高血壓性腎硬化
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嚴重的并發癥。在高血壓初期,腎臟代償功能良好,臨床上并無癥狀。一般到高血壓的中、后期。腎小動脈發生硬化。腎血流量減少,此時可出現多尿和夜尿增多。腎濃縮小便的能力降低,使尿比重恒定在1.010的較低水平。尿常規化驗出現蛋白、紅細胞及管型。此時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非蛋白氮及尿素氮不能全部由尿中排出,而使血液中非蛋白氟及尿素氮增高,這就進入了尿毒癥的階段。此時的腎臟縮小。質地變硬。這就是高血壓病引起的腎硬化癥。
以上是高血壓病發展過程中對腎臟的一個直接損害作用。此外。腎臟與高血壓之間還存在另一種微妙關系。就是當高血壓引起腎臟缺血的時候,腎臟為了獲得本身更多的血液供應,便分泌出一種內分泌素,名謂“腎素”。腎素能使血壓明顯升高,即以反饋作用加重了原來存在的高血壓。此時的腎臟又由一個高血壓的直接受害者變成了高血壓病的“從犯”,使得高血壓病更加嚴重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