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劍琴
據美國健康研究表明。烹調不當。可致食物發生不良化學變化而演化生成某些致癌物質。如脂肪不完全燃燒、煙熏魚肉均可產生致癌物質3,4苯并芘。所謂烹調不當,主要指高溫、煙熏、油炸、腌制等方法烹制的食品。改進的辦法有如下幾點:
(1)墩肉、紅燒肉等以文火為宜。
(2)炒肉絲。事先不要用醬油浸泡肉絲,因浸泡的肉絲和醬油遇高溫后極易焦化,由此產生致癌物質。
(3)食品中少加或不加味精,尤忌正在燒煮時添加味精。
(4)一般炒菜時,習慣上將食油倒入鍋中加溫(一般超過100攝氏度),然后把菜倒入油鍋中。這樣油和菜都容易焦化變質產生致癌物。改進的辦法是用水炒,因為沸水溫度始終不會超過100,可保證菜類不產生致癌物。
(5)骨頭、肉等食物忌油炸。宜文火熬湯,可保持各種營養物質,既不喪失,又不變質。
(6)烹調食品宜少(即少脂肪、少鹽)為佳。
(7)盡可能減少制作煙熏或直接用火烤魚、肉、雞等各種肉類食品(包括碳水化合物亦不宜烤食)。即便煙熏、火烤,應以文火,不過于焦黃。焦黑者應禁食。
(8)少食腌制品,包括咸魚、咸肉和腌菜。因腌制品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強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稍有霉變的面食類、大米、花生、玉米、土豆等食品均受不同程度的黃曲霉菌污染,而黃曲霉菌所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是極強致癌物(主要是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