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迅
提到美國總統威爾遜、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前蘇聯統帥斯大林,人們不會感到陌生,曾幾何時,他們在近代歷史舞臺上此咤風云,屢現輝煌;但他們健康檔案上曾留下的悲哀記錄,卻可能鮮為人知。進入晚年后。這幾位首腦人物都出現脾氣古怪,孤僻、內向、執拗、暴躁,或記憶衰退、思維失控、口齒不利、肢麻無力等現象,不僅對重大問題不能一展雄風、斷然決策,且一般生活能力也出現嚴重障礙。而這些異常現象,在當時曾被診斷為神經官能癥,以后才經醫學家證實為腦腔隙性梗塞。
那么,腦腔隙性梗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該病簡稱“腔梗”,并非僅對大人物們“獨有情鐘”。凡老年人特別是持續性高血壓、動脈硬化者都受其“青睞”。此種梗塞占所有急性腦血管疾病的20%左右,是一種發生于持續性高血壓、動脈硬化基礎上的缺血性腦血管病。該病的病理特征為腦深部的小動脈和微動脈硬化閉塞。繼而造成多個大小不等的腦軟化灶,最后使腦組織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性病灶,從而出現腦組織功能缺損的表現。其癥狀程度因腔隙的部位、多少而異,但一般因梗塞較小而癥狀較輕,如輕微注意力不集中、眩暈、耳鳴、記憶減退、性格改變、動作失靈、肢體發麻、無力、口齒不利等;少數重者可發生癡呆、失語、偏癱等。若不及時醫治,可反復發作。危及生命。老年人,特別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或酷似所謂“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應警惕腔梗發生之可能,務請神經科醫生仔細檢查。
因腔梗系腦小血管損害,一些常規檢查往往無法發現病變所在。但頭顱CT、磁共振(MRI)檢查使診斷率大有提高,甚至能發現很多臨床上無癥狀的腔梗。使病人得以及時確診和治療。此為當代人的幸運。
腔梗的預后尚好,按腦梗塞治療,大多恢復完全。老年人應注意控制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促發因素,以擺脫腦血管腔隙性梗塞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