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松鑫
我為學生授課,當講到《醫學衷中參西錄》的有關內容時,往往頗有微詞。此書著者為近代醫學家張錫純先生。書中最令我感到有點滑稽的是他自立一張方子。既用生石膏。又用阿斯匹林,名為“石膏阿斯必(匹)林湯”。我認為此方不倫不類,而且阿斯匹林原本退熱效果顯著。不用石膏也會退熱,而如果是細菌所致,則很可能發熱還會重現。再有該書治癥瘕,即腹部包塊,自擬一張方子叫“理沖湯”。謂曾治一婦女,患癥痕已7年,范圍已從小腹到心口,當然很大了。但病人只服了他30多劑藥,就“磊塊皆消”了。按病情看,此當屬婦科盆腔良性腫瘤,已長了那么多年,卻只吃了30多劑藥就消失,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全書言詞夸大之處確實也不少,為此我認為是一本涉嫌欺世盜名之作,往往告誡學生于閱讀之際應加以鑒別。當然,盡管如此,我還是瀏覽了這位先輩醫家的全書。
近來通過一篇《健康報》的報導。卻感到有點愧對張錫純先生了。古人說,君子待己要“嚴以周”,待人則應“寬以約”。看來我是少了點歷史觀,待人失之于嚴而有悖于君子之道了。《健康報》由李光遠等撰寫的文章名為《蠐螬藥用,增光療疾》。作為一名中醫內科醫生,我除了在大黃廑蟲丸的使用中算接觸了蠐螬這味藥外,從未單獨用過,一般藥店恐怕也是配不到的。讀報時我總感到曾在哪里見過類似報導,后來還是想起了(醫學衷中參西錄)。于是去翻閱原書。所幸腦子還管事,終于在該書“眼科方”中找到了。書中載有2個案例,也可以說是真實的小故事。其一是轉錄晉書中所說,有個叫盛彥的,為人恪守孝道,老母失明后,他總是親自為母喂食。由于他母親病得時間久了。可能脾氣變壞。對婢(女傭人)往往施以皮鞭。婢十分氣憤,乘盛彥外出,作為報復,用蟯螬做成食物給他母親吃。老太吃了倒覺得味道很好,但還是懷疑是種異樣東西,就藏了一些,等兒子回來出示。盛彥看了。感到對不起老娘。悲痛萬分,大哭而至于暈倒一然而。奇怪的是他母親眼睛竟因此而重見光明、豁然痊愈了。其二是有一位叫陸定圃的人。大約也是中醫生,曾遇到一位將官,由于眼瞎而離開了軍隊。他于是叫這位將官的兒子在食物里加蠐螬而不讓其父知道。泣了10幾天,這位將官的眼睛竟然也復明了。對照李光遠等寫的文章。稱蠐螬用于石灰灼傷眼睛者,可有起死回生之效。方法是將活蠐螬洗凈擦干。再用酒精棉球擦拭蟲體,用消毒剪刀剪去頭部,速將流出之黃白色體液0.5~1毫升點入眼內,包眼,3~4小時更換一次。輕者很快治愈,重者也可挽救角膜。此落還可施用于角膜炎和角膜潰瘍,甚至嚴重的匐行性角膜潰瘍、蠶蝕性角膜潰瘍,皆有良效。
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我國農村很容易找到。看來用此藥治眼病確有特效,且無任何毒副作用。而按張錫純先生推薦所治之眼疾。似還可包括白內障之類的老年眼病,所使用方法則不光是外用,還能內服。本人專業不在眼科,所以撰文介紹,除了談點閱讀古今醫藥文獻體會之外,還在向讀者。尤其是中西醫眼科醫生作一推薦,希望能在中藥蠐螬的臨床應用和科學研究方面作進一步探討,讓更多的眼科病人能留住珍貴的雙眼,更使一些已經失明的病人能夠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