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建安 陳 偉
三、心絞痛的癥狀
典型癥狀:
(1)部位:胸骨上中段后部。少數發(fā)生于胸骨下段、上腹部。個別在下頜、右臂、肩胛區(qū)等部位。每次發(fā)作部位較固定。
(2)范圍:自己的拳頭或手掌大小,也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區(qū),無明顯的邊界。
(3)性質:象有硬物緊壓在“心口”上。也可表現為悶脹痛、緊縮痛和燒灼痛等。而非刀割樣痛、短促針刺樣或觸電樣痛。或晝夜不停的胸悶感。疼痛由輕至重,然后逐漸消失,很少為體位改變或深呼吸所影響。
(4)時間:大多持續(xù)3~5分鐘。很少短于1分鐘,也很少長于15分鐘。
(5)放射痛:心絞痛發(fā)作時,疼痛可從左肩沿左臂和左前臂內側一直放射到小指及無名指;少數病人可放射至頸、咽、下頜、牙齒或向后放射至左肩胛部位,向,下放射至上腹部。
無痛性心絞痛:
即息者無明顯或根本無心絞痛癥狀,而心電圖及其他臨床檢查提示心肌缺血或壞死。在一部分病人,特別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常易發(fā)生。這類病人更需引起高度警惕!
四、心絞痛的自我識別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不要一感覺到胸部的不遺和疼痛。便以為是心絞痛,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應學會自我識別。
容易與心絞痛混淆的幾種裂現:
神經性心血管反應:
(1)鈍痛:可持續(xù)數小時至數天。常在勞累后發(fā)作,而不在疲勞的當時,休息后不能立即緩解。部位經常變動。
(2)銳痛:限于局部,無放射痛。常能用手指明確指出疼痛部位。
(3)胸悶:持續(xù)性胸悶、憋氣常持續(xù)數十分鐘至半夫以上。最后可在嘆一口氣后緩解。
頸胸部疾病:
肋間神經炎、前胸壁綜合征、劍突綜合征、頸椎病、胸椎病及前斜角肌綜合征等,也會引起胸痛。但這些疼痛幾乎都有壓痛,多為持續(xù)性而非發(fā)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體轉動可使疼痛加劇,并有牽拉痛,故與心絞痛不同。
消化道疾病:
潰瘍病、慢性膽囊炎、賁門痙攣、食道裂孔疝等消,化道疾病均可引起上腹部、胸部疼痛。但上述疾病與體力活動無關,而與飲食關系密切。
注意:上述病的患者可同時患有心絞痛。當這些疾病引起疼痛時可誘發(fā)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