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炎
近日發現似醒未醒時,兩手有點發麻,醫生建議我去拍張頸椎片子。結果,證實是由于頸椎有退化性表現,導致兩手微微發麻。我心想已早過花甲,哪能沒有點小毛小病呢,可醫生卻要尋找病因,問:“平日是否喜歡高枕?”答曰:“是。”醫生說:“頸椎之病正出于此。”
我似恍然大悟,從年輕時一直崇尚“高枕無憂”,喜歡靠在高枕上看書,一看數小時,頸不移位,然后,書一放,高枕呼呼入睡,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以為高枕帶來舒服,想不到,天長日久。平添了頸椎病。于是下決心,削低枕心,低枕而眠,加之服藥保健,每日堅持頸部體操,數月后,手麻現象消失,頸部活動自如。
“高枕無憂”經過哲理思考變成了“高枕未必無憂”,再派生出去,軟床——席夢思,又能給人,特別是老年人帶來什么呢。本來,當了幾十年兵,一直與硬板床結下情誼,倒也身強力壯腰板硬。后來,到了地方工作,女兒孝敬,非要送我們一床高檔席夢思,每每躺在床上,松軟舒暢,但日久感到腰部不帶勁。后從《祝您健康》雜志上得知,睡硬板床對老人保護腰脊有好處。又聽人說毛澤東主席、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戰爭年代睡硬板床,革命勝利了還是睡硬板床。知識的啟發,領袖人物的榜樣,使我下決心“處理”了席夢思,改睡木板床,三年來,收益匪淺,看來軟也非福。
每日上班,路雖不遠,卻有班車接送,因公辦事,“打的”亦可報銷,久而久之,丟掉了“安步當車”的好傳統,一日,步行數里,雖感氣喘吁吁,但渾身舒暢,心里萌發了要“以步代車”的想法。近日,提前出門,步行40分鐘,趕去上班,每日往返兩次,步行10里,邊看路邊風景,邊鍛煉身體,樂在其中,健在全身。
低枕、硬床、步行三項健身舉措,簡便易行,這是我從“高枕未必無憂”中領悟到的道理,從舒適中想到憂慮,身體健康時預防疾病,這也算是凡人的養身健體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