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跳:有人認為這是福禍之兆,說什么“左跳福,右跳禍”。其實眼皮跳是由于暫時性的血流不足,使神經傳導不平衡而導致眼肌收縮。當人在緊張時或用眼過度時易發生這種現象,這是正常的,無須擔憂,過些時間就會自動消失。
骨響聲:在活動手腳時,關節有時像缺少潤滑油似的發出咯咯響聲。這是關節之間的摩擦聲。不要緊,只要在發響聲時沒有疼痛感覺,屬正常現象。
飛蚊癥:有些人在睜眼或閉眼時,感覺像有蚊子在眼前浮來浮去。這種現象叫做飛蚊癥。它是一些從眼球內視網膜或透明晶體組織剝落下來的細胞或微細纖維,隨眼球的移動而飄浮不定。這是一種退行性變化,并無害處。如果“飛蚊”數量突然增多。可請眼科醫生檢查。
體位性暈眩:從蹲位或坐位起立,有時會感到一陣暈眩。這是由于體位改變,血壓一時未能跟著調節,引起一時性大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的現象。
腹側陣發疼痛:有些人在走路或跑步時,腹側突然劇烈疼痛。疼痛是由橫膈膜肌痙攣所致。雖然疼痛難忍,但一般并無危害。如果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夠,或運動過劇,則會引起橫膈膜肌自動收縮或痙攣。只要休息一會,疼痛會自動消失。
突發性噴嚏:噴嚏是一種本能反射,是人體排除鼻內異物的一種方式。有時某些強烈的感性沖動,甚至陽光都能引起連聲噴嚏。類似這種噴嚏并無大礙。
突發性肢體抽筋:有的人在睡眠時突然發生某一側肢體抽筋。或疼痛難忍,不能活動。這主要是由于肌肉收縮痙攣所致。只要過一會兒,即可恢復,沒有多大危險。但要預防游泳時抽筋,在游泳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一旦發生抽筋,應學會自救。
(郭書龍文,馬耀良摘自《浙江工人日報》)
危險的人體三角區
解剖學根據人體生理、組織結構,血管、神經走向,疾病好發程度,及其與整體的關系等,而將某些部位定名為“三角區”。
面部三角區
是由上自鼻根下至兩口角連線組成的三角區。此區血管豐富,炎癥可經內眥靜脈、眼靜脈上行傳人海綿竇或腦膜,引起十分危險的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其表現為結膜充血、水腫,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并常伴有頭痛、寒戰、高熱,甚至昏迷。由于該區引發的疾病來勢兇猛,且死亡率很高,故稱“危險三角區”。對發生在此處的青春痘、瘡癤等炎癥要及時醫治,千萬不可自己擠壓,以免發生意外。
腹股溝三角區
它是由外界為腹壁下動脈,內界為腹直肌外緣,下界為腹股溝韌帶所組成的雙側三角區。此處組織結構薄弱,尤其當橫筋膜和腹內斜肌發生退行性改變和腹內壓增高時,如舉重、劇烈咳嗽、重體力勞動以及便秘等,均可能使內臟呈半球狀降至腹股溝韌帶處,這便是臨床上所謂的直疝。此病多見于老年男性,應加強保護,并杜絕誘因。
膀胱三角區
是由兩側輸尿管口與膀胱底部的尿道內口所組成的三角區。此區組織平坦、柔軟,是腫瘤、癌癥、結核和感染的好發部位。
若遇排尿困難、尿痛、血尿、膿尿等癥狀,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
(舒志平摘自《老年生活報》)
如何清除體內“有毒物質”
人體在新陳代謝中會產生不少“有毒”物質。盡管人體內部具有一定清除自身毒素、凈化血液的能力,但當體內毒物積蓄過多或因肌體解毒排污功能的減弱,使有毒物質不能有效按時排出時,就會對身體不利,甚至會使疾病發生。科學擇食是清除體內有毒物質的最好方法。
一、常吃粗糧:有助于保持大便的通暢,避免毒素久滯胃腸。因為粗糧中有許多細糧不具備的特殊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調節人體內環境,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和免疫功能。
二、常吃鮮果汁、蔬菜汁:不經炒煮的鮮果、鮮菜汁是體內“清潔劑”,它們能解除體內堆積的毒素和廢物。當多量的鮮果汁或鮮菜汁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后,可中和飲食中糖、肉、蛋等代謝中所產生的酸性物質。使血液保持弱堿性,又可將積累在細胞中的毒素溶解,由排泄系統排出體外。
三、常吃海帶:海帶對放射性物質有特別的親和力,所富含的膠質能促進體內的放射性毒物經大便排出人體,從而減少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的積聚,亦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病率。
四、常吃豬血湯:豬血中的血漿蛋白經過人體胃酸和消化液中酶分解后,會產生一種解毒和滑腸作用的物質,可與侵入胃腸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化學反應,變為不易被人體吸收的廢物,排出體外。
五、常喝綠豆湯:綠豆湯能幫助排泄體內的毒物,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
六、常喝綠茶:每天飲幾杯綠茶大有益處,茶中許多解毒因子進入人體后與血液中的毒物相結合,最后經小便排出體外。
(段掃平文,嚴永和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