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亦平
平日里忙這忙那,已很久沒帶孩子去逛公園了。好不容易挨到個空閑的雙休日,帶著孩子來到動物園,想借此放松放松。
這天麗日當空,陣陣秋風吹來,十分清涼舒爽,令人感到無比愜意。我們一家三口,興高采烈地隨著如潮的人流進入動物園。女兒被悅耳的鳥鳴和身著各色彩衣的雞所吸引,她不時扒在欄桿上欣賞珍珠雞、環頸雉、虎皮鸚鵡、紅嘴相思鳥等美麗的羽毛,不時抬頭認真看著標牌,嘴里還念念有詞:“紅腹錦雞,雞形目、雉科,產于青海、陜西、四川等地,性怯膽小,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芽、種子、竹葉、竹筍,也吃一部分蜘蛛和昆蟲。”
突然,女兒問我:“媽媽,‘閑字加個‘鳥是什么字?”我告訴她,這個字念xián,她點點頭似乎將這個字印入了腦海。就在這時,一個男孩大聲地說:“媽媽,這個字我不認識。”這男孩的媽媽抬頭笑著說:“嗨,這還不認識,一個‘號加一個‘鳥,就念號嘛”。我指著“雕鶚”問女兒認不認識,她搖搖頭。“這個字念xiāo,千萬不能犯‘認字認半邊,不用請先生的錯誤,那樣可就鬧笑話啊!”我輕聲而耐心地對女兒說。
動物園最近增添了許多新動物,如禿鷲、兀鷲、狒狒等,其中有一種很特別的動物吸引我們駐足觀看,它外表看似黑猩猩,但臉上的毛是藍色的,鼻子是紅色的,它坐在籠中一動不動,用幽藍中帶黃的眼睛盯著我們,那樣子活像一個山鬼,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這是什么動物?我像女兒一樣抬頭看標牌:山魈。這動物果真與鬼字有關,難怪那樣可怕。“這動物是不是叫山xiāo?”女兒問道。我突然愣住了,發現自己也不認識這個字,我很慚愧地搖搖頭。
我們看了亞洲象、東北虎、非洲獅,又看了駝鳥、斑馬、梅花鹿。走著走著女兒興奮地大叫起來:“媽媽,快看長頸鹿!”早就聽說來自非洲草原的高個子長頸鹿來昌作客,可是一直沒空來欣賞。今天終于如愿以償了。“哇,它的脖子真長啊,可以伸出圍欄了!瞧,它身上的花紋比斑馬好看多了!哎,它好像很稀奇的樣子東張西望呢。”這時女兒拿出食物逗引著它:“快伸出脖子來吃啊!”長頸鹿像是有點猶豫,不好意思地晃晃腦袋,抖抖脖子、眨眨眼睛。女兒大笑起來:“哈,它是個好吃婆吔還流口水嘞。”的確,長頸鹿的口水流得老長老長。于是她爸爸打趣地說:“它和你一樣,想吃吃不到時就流口水。”女兒不好意思地追打著她爸爸,父女倆好不熱鬧。
我們繼續觀賞,我卻仍然為剛才那不認識的字而耿耿于懷。可不久,女兒又多次問我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我竟然發現,我還有許多字不能準確地辨認,為了應付女兒,有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念半邊。如鴯鹋、大鯢、黃占鹿等。女兒毫不留情、一針見血地說:“你還說認字不能認半邊,你自己都認半邊。”我不好意思地承認:“有些字媽媽確實不認識,是瞎猜的,我們還是回去查字典吧。”
女兒說:“媽媽,如果在標牌上注上拼音,那我們就什么字都認識了,就不用回去查字典了。”
是啊,來逛動物園的大部分是孩子,標牌上注有動物的學名、種類、習性等,為什么不能再加上拼音呢?這樣,孩子不僅能增長許多有關動物學方面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認識許多生僻的字,增加識字量。回家的路上,我直夸女兒聰明,并告訴她“我一定要將她的意見轉告給動物園的叔叔、阿姨們。”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