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杰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洛杉磯召開,在這屆奧運會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新中國選手一舉獲得15枚金牌,名列金牌數第四。為世人所矚目。而這一屆奧運會的主辦者竟是一位商人,他就是尤伯羅斯。他開創了奧運史上由私人主辦奧運會的先河。
困難重重商人接手辦“奧運”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由于組委會亂花錢,支出的費用超出預算,從而負債達10億美元。為此蒙特利爾市民不得不承擔額外的賦稅以償還所欠債務。有鑒于此,1978年11月,僅在洛杉磯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后的一個月,洛杉磯市議會就通過了一項不準動用公共基金籌辦奧運會的“市憲章修正案”。也就是說,市議會不反對舉辦奧運會,但不能花洛杉磯市民一分一毫。同時,美國政府也明確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錢。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迫于無奈的洛杉磯市只得將奧運會的主辦權交給46歲的商人尤伯羅斯。
尤伯羅斯在自己的事業上是相當成功的,他經營著全美第二大旅行社,該社組織龐大,享有盛譽。然而主辦奧運會并非是經營旅游業,出任奧運會組委會主席的尤伯羅斯所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由于當時的蘇聯為首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抵制,參賽隊伍減少,使奧運會的經濟收益大大受損。首先是美國廣播公司把電視轉播費再一次壓低6000萬美元,僅此一項就至少要損失4000萬美元。而被迫取消原來為前蘇聯等國代表團預定的18500個房間的大部分客房又是一筆不小的損失。門票收入的銳減同樣不可避免,沒有前蘇聯、民主德國運動員參加的比賽很難調動觀眾的激情。此外觀光旅游、餐飲業等各方面也將損失幾億美元。與此同時,雖然前蘇聯、民主德國等國不參加奧運會,但是奧運會的某些開支并沒有因此減少。比如奧運會仍要雇用5萬名服務人員,1.6萬名保安人員,55∞名藝術家,4000名司機等,并且還要雇用2400輛轎車供運動員、體育官員和記者使用。
知難而進挑起商戰得漁利
這一系列的困難并沒有嚇住尤伯羅斯,利用洛杉磯原有的奧運設施,是尤伯羅斯的精明之舉。洛杉磯曾于1932年舉辦過奧運會,當時修建的一些設施仍可繼續使用。尤伯羅斯沒有再建新的奧運村,而是把運動員安排進舊的奧運村內,不足部分用大學校舍解決。這就節省了一大筆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把商業機制引入奧運會,使奧運會公開商業化,是尤伯羅斯的一大創舉。
尤伯羅斯利用人們把參加奧運火炬接力跑視為夢寐以求、引以為榮之事的心理,公開出賣參加火炬接力跑的權利,凡是參加美國境內奧運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一英里,須交納300美元。此舉雖遭非議,但尤氏仍然我行我素,最終收益頗豐。
歷屆奧運會,除了電視轉播,出賣紀念品之外,拉贊助、做廣告也是奧運會的重要收入來源。尤伯羅斯頗善此道,并推出每一行業只要一家贊助的絕妙辦法,這也是歷屆奧運會所沒有的。
身為商人,尤伯羅斯深刻體會到,企業家最重視的是自己企業產品的知名度。沒有知名度,產品就很難推銷出去。產品的知名度與產品所賺回的利潤是成正比的。為了使自己產品名氣超過競爭對手,各個廠家往往肯花大錢,企圖擠垮對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尤伯羅斯利用競爭對手的這種心理,提高贊助收入。這種每個行業只收一家贊助的做法,結果倒比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的做法收入更多。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歷來是冤家對頭。每一屆奧運會都是兩家交手的戰場。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百事可樂占了上風。雖然賭注大了點,但畢竟打響了牌子,提高了銷售量。可口可樂自恃老大,也仍然顯得相形見絀。這次洛杉磯奧運會上,可口可樂決心挽回自己的面子。
尤伯羅斯向兩家大公司拋出了400萬美元的底價。百事可樂思想準備不足。還在猶豫之際,可口可樂已經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贊助費提高到1300萬美元,高出尤伯羅斯提出的底價兩倍之多。可口可樂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說,我們一下子多出900萬,就是不給百事可樂還手的余地,一舉將它擊退。果然百事可樂沒有還手,可口可樂成了飲料行業的獨家贊助商。
尤伯羅斯笑納1300萬美元后,又把目光對準了感光膠片的兩位大亨柯達公司和富士公司。底價同樣是400萬美元。然而這次可不那么順利。柯達公司自信實力雄厚,且又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不慍不慌,就是不肯掏錢。
此時一向嗅覺靈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覺到了什么,決心以此一舉打入美國市場。富士公司同尤伯羅斯討價還價,最后以7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洛杉磯奧運會的膠卷獨家贊助權。待到柯達公司醒悟時,富士膠卷已經充斥了美國市場,為此柯達公司廣告部經理也被撤了職。
大獲成功名利雙收影響遠
尤伯羅斯靈活的商業手段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第23屆奧運會至少贏利2.5億美元,這在以往奧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而這一次奧運會的公開商業化對以后主辦奧運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此,人們不再避諱“商業化”這個詞,而且從洛杉磯奧運會的實踐中總結不少經驗,再加以發揚光大,使奧運會盈利猛增,客觀上起到了推進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第23屆奧運會雖賺錢不少,但國際奧委會卻沒得多少。因為尤伯羅斯與國際奧委會有約在先,不要國際奧委會出資,作為交換條件國際奧委會按慣例從電視轉播費提取8%的比例也要進一步降低。當然,國際奧委會也沒料到這次奧運會贏利會如此之多,眼睜睜看著大把大把金錢落入尤伯羅斯的腰包,國際奧委會也無可奈何。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