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又到來了,不僅僅是四季的又一次輪回,這是一個具有嶄新意義的開頭。不久前,我們黨舉起了一面旗幟,吹響了一個號角。旗幟是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號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軍21世紀的號角。當我們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再一次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時,體會到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創舉。正像鄧小平說的那樣:“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于中學,在實踐中摸索。”因此,我們必須盡快進入新的狀態!
進入新的狀態,是一個全方位的要求,青年工作也不例外。傳統的模式面對新的局面許多將不適應。在正在深化的改革中,原有的經濟運營機制和增長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在實踐中出現和逐漸被利用。資產在重組,結構在調整,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被廣泛采用,混合經濟乃至非公有制經濟會得到較大的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大企業集團相繼出現,現代農業的前景廣闊而誘人……可以預料,我們的社會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對此,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在傳統的思維方式中尋求應付挑戰的對策;二是把這一切看作新的機遇,放下包袱,進入新的工作狀態。在被動與主動的選擇中,我們自然毫不遲疑地選擇后者。因為我們的事業是同未來聯系在一起的,當我們真正在為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而考慮問題,而努力工作的時候,必然不能滿足于在原來的圈子里轉磨磨,必然放開眼界,解放思想,到新的生活中開辟新的天地。
進入新的狀態,也是青年人成長的必需。轉變成才觀念、就業觀念、生活觀念,是我們年輕一代在參與改革事業的過程中要不斷面對的課題,這些課題的出現,同時也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想像余地。在這最活躍也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中,有多少具體和實際的工作要做,有多少人生的難題要解,有多少青春的熱力等待開采。當我們以實干的熱情和理想的信念為動力,與他們共同面對社會的變革時,在青年一代渴望和期待的目光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到事業的巨大價值。為了這些,我們必須盡快進入新的狀態。
還是那句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