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夢
劉遵義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在東亞經濟問題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近來記者就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有關問題采訪了劉遵義教授。
市場有雙重標準嗎
此前一段時間,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講巴西最近發生的金融危機的時候提出,市場對待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似乎是“雙重標準”。當英國這樣的國家發生問題,采取一系列貶值或緊縮的措施的時候,市場認為,好,這危機已經得到救治。當墨西哥這樣的國家出現危機,采取同樣措施的時候,市場會驚恐地判斷“這樣的國家是毫無信譽”的,因此投資者紛紛撤離。克魯格曼的推斷是,當一個國家受到沖擊的時候,要看市場是把你看成是英國還是墨西哥。市場是有偏見的。
劉遵義并不贊同這種看法。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看一個經濟體的基本面。也就是說首先要看經濟體的資源,比如墨西哥和泰國在危機發生的時候,它的外匯儲備幾乎沒有了。市場對它的看法并不因為它是墨西哥。如果一國的儲備都完了,不管它是不是瑞士,投機者或投資者還是會走。而日本則是另外一種情況。雖然它的經濟有問題,但是由于儲備是充足的,經常項目下是高額的順差,就不會有貨幣危機,最多是投機造成的短期動蕩,就不會壞到怎么樣。假如中國、香港和臺灣沒有儲備的話,在這樣一個金融危機的風暴中也就很危險了。
其次,投資者對發展中國家的信心要看其在處理經濟危機的時候法律是不是健全。英國有法律的傳統,假如有一家企業要破產,法律是很有條理的,會處理掉債權債務的問題。而在泰國,就沒有一個嚴謹的“破產法”。
危機是否會重來
“世界上這樣的危機以后是否還會發生?我想還是要發生的。”劉遵義說。小的國家和小的經濟不可能在匯率自由浮動的市場中生存下去。馬來西亞每天正常的貨幣交易量頂多是10億美元,因為這個國家出口不是很多,進口也不是很多。可是對沖基金全世界的資本估計有3000億美元,再加上杠桿的作用,一般只需要5%的保證金,一個200億美元的投機基金原則上可以買賣價值4000億美元的當地貨幣,可以玩到20到25倍。假如你只有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他買你就猛升,他賣你就猛降,你無法防備,就是自己有再多的外匯儲備也不夠。因為市場不夠大,是沒有辦法的。
劉遵義認為,東亞國家的貨幣市場都較小而淺,易于受到大的交易者的操縱。正是由于投機者從一國到另一國的轉移,從這些發展中國家市場信心的脆弱中不斷獲利,使得危機不斷傳播。例如,盡管東亞與巴西幾乎毫無聯系,但巴西貨幣及其股票市場都受到了沖擊。這為上述“公式”的有效性和“掠奪式投機”的存在提供了實際的證據。
所以說,“馬哈蒂爾走這條路是對的。”劉遵義說。劉相信,馬哈蒂爾是在以日本為師。日本在1980年以前是這樣。中國現在也是這樣:經常賬戶開放,長期資本開放,短期資本不開放。現在馬來西亞也是走這條路——你長期資本進來,至少要停留一年才能出去。等于說,馬來西亞不歡迎短期資本,只歡迎長期資本。
單一貨幣最好
“其實話講回來,我們大家都有一個誤會,自由經濟就會好。真正從理論上來講,自由貿易是對雙方都有好處,長期資本對雙方也有好處,對此大家都有認識。但短期資本有什么好處呢?馬來西亞的路子看來慢慢會被認同,印尼將會走這路子,臺灣其實本來就有這樣的一些方法和政策。”
劉遵義表示,曾向香港建議,對港幣的交易也要增加交易的成本,這樣當賣空港幣的時候,可以把投機的意愿降低,這樣就會少一些人來做。
劉遵義相信,如果今后的趨勢是單一貨幣,那真省不少事,不用再給那些投機者玩了。假如你覺得歐元好,其實單一貨幣會更好。如果實現單一貨幣的話,資本怎么流通都無所謂,就變得沒有影響了。它會產生一種社會生產力,有助于穩定。因為廠商的產品只要有市場,就可以預期收到多少錢。這對社會是有益的。
早在東南亞危機初起時,劉遵義就曾預言,香港將成為國際投機基金的自動提款機。開始人們不相信,現在很多人都相信了。這種投機對香港有什么好處?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利率只比美國同類利率高0.25%。而現在,香港的利率幾乎高出美國同類利率6%,其中一大塊是風險補償。香港的利率起伏不定,居高不下,比合理水平高出一倍多。難怪香港經濟陷入了嚴重衰退。
“提款機機制”是這樣的:投機者通過同時攻擊當地的貨幣和資本市場,發現了一種幾乎是肯定可以獲利的投機方法。通過賣空當地的貨幣,也就是借貨幣,以待將來在一個更低的、貶值了的匯率水平上再將它買回來,同時賣空當地股票市場指數,投機者當然穩賺無疑。例如,投機者賣空港幣買美元,造成港幣貶值的壓力,這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由于為保衛港幣,港幣的利率必然會升高,而這會導致香港股票市場的下跌,因此,投機者要么在貨幣市場賺錢,要么就在股票市場獲利。
這種策略即使在基本經濟狀況很好的國家也能獲得成功。這就是為什么沒有國家可以完全避免這樣的沖擊的原因。另一種策略是在賣空當地貨幣的同時,做該種貨幣利率期貨的多頭交易,也就是大量買入該利率期貨。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賣空當地貨幣會導致該幣貶值壓力。為保衛該幣,貨幣當局將被迫提高國內利率,結果,投機者從利率期貨多頭交易中可以獲得巨額利潤。
香港地位會不會受影響
劉遵義為香港提出的建議是,加大交易成本,來阻擋這樣的投機。有人懷疑,會不會香港加大交易成本以后,投機者就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受到影響了呢?
劉遵義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對新加坡的政策略有微詞。“像賭外圍馬一樣,新加坡不許人家做它的投機,但它卻去做香港的投機,其實香港與新加坡應該有點互相保護才行。”
但另一方面,他相信香港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香港最重要的是做借貸的業務,只要借貸業務在香港維持做,就不會影響香港的地位。這就像美國的芝加哥,美國金融借貸業務發生的最大量在芝加哥,但美國的金融中心是紐約。
“畢竟,賭外圍馬最終還是要到場內去的。”劉遵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