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但凡關心中國經濟的今天與明天的人,相信無不把視線調整到北京。歷年在這個季節、這個地點召開的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早已成為一個驗收與建言的論壇。去年此時一屆新政府莊重登場、一番新目標昭昭在目的場景猶如昨日,國人企盼之情溢于言表;這必然為臨近新世紀的今次大會增添非同以往的意義。
相對于來自基層的普通代表、委員而言,身居政府高層的官員更為社會公眾所關注,因為他們在中國這艘航船上扮演著把握方向安全前行的角色;而在當今操刀破除舊傳統羈絆和新體制創立的重大改革實踐之中,哪一方自然都不會是坦途。于是,時逢今年“兩會”開幕之際,有三位這樣的人物在《財經》雜志亮相。按照不同欄目的登場順序,他們是: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王岐山、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國家統計局局長劉洪。
應當說,他們的經歷是新政府勵精圖治一年來的縮影。
——審時度勢查處“問題機構”,王岐山講述的“引爆”內幕,使人們在對震動海內外的廣信、粵企事件有了一個完整的把握之后,無疑加深了對于中國金融改革任務之艱巨與緊迫的認識。
——人們更可以從吳基傳平緩的闡述中感受到中國電信業改革不可阻擋的力量。盤踞了幾十年的壟斷模式終于開始裂解,人們有理由因此在一場全球性技術革命到來之際,享受到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溫暖的陽光。
——相比之下,劉洪的故事冷靜而給人以警醒。他的工作是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航線編制海圖;我們當然渴望這艘航船以超常的速度把中國帶入現代化巨人之林,但誰可否認,科學與求實之精神,從來都是揚帆遠行的羅盤?
進入3月,人們暫別辭舊迎新的鞭炮和春聯。推窗遠眺,和風隱隱。
工作的季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