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祥云 潘韶京
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波長范圍在1毫米——1米之間。它可以用特殊的天線匯聚成方向性極強、能量極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線傳播。所謂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殺傷目標或使目標喪失作戰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殺傷或破壞的目標主要有以下三種:
直接殺傷人員
微波武器對人員的殺傷作用可分為“非熱效應”和“熱效應”兩種。非熱效應是指當較弱的微波能量照射到人體后會使之出現一系列反常癥狀,如使人出現神經紊亂、行為失控、煩燥不安、頭痛、記憶力減退、心肺功能衰竭,甚至雙目失明等現象。如果把這種效應作用于炮手、坦克和飛機駕駛員,以及其他重要武器系統的操縱人員,會使之生理功能紊亂而喪失戰斗力。試驗證明,只要微波強度達到10—50毫瓦/厘米2時,人將發生痙攣或失去知覺;當微波強度達到100毫瓦/厘米2時,人的心肺功能會衰竭等等。熱效應是在強微波照射所引起的人被燒傷甚至燒死的現象。試驗表明,當微波強度為0.5瓦/厘米2時,會造成人體皮膚輕度燒傷;20瓦/厘米2時,只要照射2秒鐘,就可造成皮膚三度燒傷;80瓦/厘米2時,僅1秒鐘就可使人喪命。而且微波武器還有一個特點,只要目標的縫隙大于微波的波長,它可以經過這些縫隙進入目標內部,還可以通過玻璃或纖維等不良導體進入目標內部,殺傷里面的人員。
破壞各種武器裝備的電子設備,使其喪失作戰效能
試驗表明,當微波強度比較低,為O.01微瓦——1微瓦/厘米2時,可以干擾工作在相應頻段的雷達和通信設備,使之無法正常工作。增加到0.01瓦——1瓦/厘米2時,可使通信、雷達、導航等系統的微波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增加到10瓦——100瓦/厘米2時,其瞬變電磁場可使各種金屬目標表面產生感生電流,通過天線、導線、電纜等各種入口進入目標內部電路。輕者使電路功能混亂,出現誤碼、抹掉記憶信息等現象,重者則燒毀各類電子元器件。微波強度再增加到1000瓦——10000瓦/厘米2時,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破壞目標。因此,微波武器可攻擊的目標非常之多,從軍事衛星、洲際導彈、巡航導彈、飛機、坦克、軍艦,到雷達、計算機、通信器材,只要處于強微波的覆蓋區內,都將可能遭受到攻擊而喪失作戰效能。
攻擊隱形武器
隱形武器之所以能夠隱形,除了減少雷達的反射波之外,主要是在材料上下功夫,采用了能夠吸收微波的材料,而且表面涂有能夠吸收雷達微波的涂料,吸收雷達的探測信號,使之達到隱形目的。由于雷達發射的微波強度很低,隱形武器可以安然無恙。但遇到強度比雷達微波高出幾個數量級的微波武器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輕者隱形武器瞬間被加熱,失去作戰效能,重者即刻熔化,成為一縷青煙。因此,強微波武器一旦投入到戰場,就完全有可能成為各種隱形武器強有力的“對手”。
(特約編輯/袁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