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嘉
在歐洲,圣誕節的確是一個頗富感染力的節日。
我們12月到歐洲,正好臨近12月25日的圣誕節,這時的歐洲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遠的鄉村,所到之處,無不洋溢著歡快的節日氣氛。彩燈、彩帶各顯風姿,點綴著歐洲的大小廣場、街道,以及鄉村院落,這時的歐洲人顯得特別的忙碌且歡快。為了這個神圣的節日,歐洲人似乎一切都不再計較,節日的期盼使他們的心情顯得十分美好。于是,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蠟燭、圣誕卡、圣誕禮物就在這種美好的心情中籌劃著、準備著。進入12月中旬,這些東西便在歐洲的大街小巷閃亮登場:圣誕樹色彩紛呈,圣誕老人慈眉善目,形形色色的圣誕禮物也在百貨公司和大小超市大出風頭,各領風騷。
12月18日,我們從米蘭到達巴黎時,正值傍晚,此時的巴黎如夢如幻,塞納河流光溢彩,香榭里舍大街好似光和色構筑的迷宮,埃菲爾鐵塔早已被彩燈裝飾得風姿綽約,一改白晝居高臨下的冷峻而變得溫柔多情。在歡度圣誕的日子里,巴黎人將其固有的浪漫情懷發揮到極至。最能體現這一點的便是那大街小巷展現給我們的燈飾圖案:和平鴿,形象生動并富有動感;玩偶,幽默而有風趣;圣誕老人活靈活現。這些別具一格的燈飾構圖給巴黎的夢境增添了不少浪漫的背景!
老佛爺商場是巴黎最大的華人商場,也是巴黎市區四大商場之一。商場面向十字路口的正大門上方聳立著一個巨大的“圣誕老人”,笑容可掬地向人們招手致意。大門兩側落地式的巨型櫥窗里,五彩繽紛的糖果堆積成的“山巒”綿延起伏,山坡上是皚皚白雪,雪地上有青松翠柏昂然挺立,那氛圍,你面對它,就如同面對一個童話世界。12月22日,我們造訪這家大型商場時,首先迎接我們的便是大廳兩側那和藹可親的“圣誕老人”,他迎上來和我們握手,打招呼,并說一些我們并未聽懂的祝福之類的話。接待室負責人是一位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普通話的香港人,他毫不隱諱地介紹說,圣誕節是歐洲所有百貨公司和大小超市的最佳促銷時機,因為這個時期歐洲人購物已達到瘋狂的程度,該買的必買,可買可不買的,心情一好也會買下來,全然沒有平時的理性和冷靜。這時候,只要商場抓住時機“造情”,觸動顧客購物的興奮點,營業額就會成倍增長。我們很佩服歐洲人的精明,但我們畢竟只是囊中羞澀的歐洲過客,沒有多少美元和法郎可供“沖動”。
我們第一次被歐洲人的“圣誕情結”所感染,竟也莫名其妙的興奮起來,企盼著12月25日的來臨,看看圣誕之夜的巴黎又將是怎樣的令人眼花繚亂。
然而,等到這一天來臨時,我們已離開巴黎到了羅馬,也許緣于羅馬文化的厚重,這里的圣誕節沒有巴黎的那份狂熱和浪漫。雖然超級市場、食品店、玩具店也經過裝飾顯現出新姿,但卻沒有巴黎燈飾的出奇制勝;雖然人們也在匆忙地選購火雞、水果或為孩子買新鞋新衣,但卻少一些巴黎人的狂熱。人們的臉上只是隱約地表現著莊重和虔誠。12月25日早上,我們看到許多羅馬人攜兒帶女到梵蒂岡誦圣經、做祈禱。教堂禮拜堂氣氛莊嚴、肅穆,弄得心中無上帝的我也變得虔誠起來。
吃圣誕大餐的時候是歐洲時間晚上七點。所謂圣誕大餐,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除了熏燒火雞和圣誕布丁這些平時很少吃的東西外,其他仍是面包、奶酪、意面、意粉之類,還有就是冰淇淋做成的圣誕樹造型。我們用餐的這家餐廳是地道的意大利人開的,雖然規模不大,可裝飾考究,但用餐的人極少,跑堂、廚師也都是老板的自家人。奇怪的是在圣誕之夜,這家人的臉上并不見喜悅。大廳里陳設的馬廄、圣母、圣子、約旦等人和物的塑像所構成耶穌誕生的情景,與他們平靜的表情似乎很不協調。這使我更加強烈的感覺到。同在歐洲,羅馬人和巴黎人對于圣誕節的心態有著很大的差異,前者仍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而后者卻融入了更多的民間習俗和現代文明。
羅馬的圣誕之夜是沉悶的。在梵蒂岡逛了一天世界教委會中心,甚感身心疲憊,我已無興致再感受羅馬的圣誕之夜了。何況,店主是天主教徒,還得提前打烊,準備去教堂參加子夜彌撒,我們不得不離開這家餐館。
圣誕之夜的羅馬,街上行人稀少,人們去了臨近的教堂,祈求上帝的保佑。而此時的法國人卻正圍著圣誕樹縱情歌舞或在圣母院廣場觀看圣誕劇《耶穌的誕生》呢!
(責任編輯/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