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風流
德國海軍歷史上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自沉艦船的行動,而且都是以“彩虹”作為沉船的暗語。因此,兩次行動也都被稱為“彩虹”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為了與英國海軍決一雌雄,傾盡全力建立了一支擁有戰列艦40艘、超級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及魚雷艇144艘、潛艇28艘的龐大海軍。其中,由重型水面艦艇組成的“大洋艦隊”,被德國海軍驕傲地稱之為海軍的主力,這支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共擊沉英國3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盡管它自身也損失了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但它依然還是一支具有強大攻擊力量的海上艦隊。可是,“日德蘭海戰”之后,這支“大洋艦隊”雖實力未減,卻一直被英國皇家海軍完全圍在海港中,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根據停戰協定,德國“大洋艦隊”全部集中到英國斯卡帕弗洛海軍基地等待接收。一大批不甘心讓這批重型水面艦艇落入英軍手中的“大洋艦隊”官兵,于1919年6月21日,隨著一聲“彩虹”的沉船暗語,將整個艦隊全部自沉海底,灰飛煙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的潛艇曾對英美軍艦和盟國商船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整個大戰期間,德國潛艇共擊沉了盟國商船2500余艘,總噸位在1400萬噸以上,占同盟國戰時損失船舶總量的2/3以上。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的繼承人、海軍元帥卡·馮·鄧尼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德國陸、海、空三軍放下武器投降。但是,德國潛艇水兵卻不顧鄧尼茨的命令,私下傳開代號為“彩虹”的沉船暗語,將海上的220艘德國潛艇上浮,然后全部自沉,使歷史又重演了一次德國海軍的沉船行動。
兩次“彩虹”沉船行動是如何發起的呢?為什么兩次竟然都是以“彩虹”為行動暗語的呢?又是誰下達了“彩虹”行動的命令呢?這些令人費解之謎至今仍未解開,尚有待于人們作進一步的考證。
(責任編輯/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