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月
今年6月,我們隨“中國教育考察團”來到了奧地利參觀考察,在維也納的幾天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對教育的重視,以及莘莘學子勤奮求學的精神。據介紹,奧地利的非文盲率已達到100%,整個國家幾乎沒有不識字的人。
奧地利是強制推行義務教育較早的國家之一。1874年,瑪麗亞·特莉莎女皇就頒布了“普通教育法”,規定教育由國家統一管理,教會不得干預,國家實行6年制義務教育。1869年,全國實行8年制義務教育,并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學校、師范教育學校并舉的體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當的學校就讀,從根本上杜絕了為上大學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弊端。1962年,全國實行了9年制義務教育,其中小學4年,中學5年。
奧地利政府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學生完成了包含職業教育在內的9年制義務教育后,可以作幼兒園老師。或當兩年學徒后就業,也可以繼續就讀職業學校,2~4年畢業后再就業。
如果立志讀大學,小學4年畢業后,那么就選擇普通教育高級學校就讀。只要中學畢業考試合格,就可以免試上大學,而招生無限額。從1972年起,大學實行免費,經濟上困難的學生還可申請助學金。
9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書費、交通費(含旅游費)全由國家負擔,困難家庭還可向國家申請補助。
在奧地利,哪怕是子承父業的農民,也必須具備中等以上的職業教育合格證書。這里全民嗜好讀書,勤于思考。小小的奧地利,面積不過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805萬,但從1905—1974年,竟先后出現過18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其中,醫學獎8位,物理獎3位,化學獎4位,經濟獎1位,和平獎2位,其獲獎人數之多,不能不令人深思。
當然,諾貝爾獎并不能說明一切,但奧地利政府重教興學卻是一以貫之的堅定政策,為了宏揚本國的教育事業,奧地利幾代人連續不斷地務實、奮斗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鑒和深思。
(責任編輯/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