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鷺
一個龐大的連鎖書店在一個古老的小城鎮里設立了一個新的分支機構,于是這個城鎮里原有的幾家普通小書店就像小魚蝦遇見大鯊魚一樣先后紛紛關門大吉。這就是近年來在近乎殘酷的商戰中司空見慣的一種現象。
當位于帕羅阿爾托鎮的普林特公司,一個曾經十分紅火的本地書店,宣布它將在近日關門停業時,其原因卻不僅僅是碰上了一條名為“連鎖書店”的大鯊魚。這里面還另有緣由,普林特公司在指責連鎖書店搶走其一部分市場份額的同時,亦將憤懣的手指頭對準了另外一種完全新型的書店,即諸如亞馬遜公司、班斯諾伯公司以及其他利用新的網絡技術,使得眾多讀者不必進入書店即可買到書籍的一切網上書店。
普林特公司的書店已經經營了20多年,并經歷了幾番風雨。幾番沉浮,好不容易堅持到今天;而亞馬遜公司的出現卻好像是壓斷駱駝脊梁骨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家書店曾經是帕羅阿爾托鎮的標志性建筑物。過去這里每天晚上都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在這里不是召開某知名作家的作品研討會,就是舉辦某著名詩人的詩歌朗誦會。這個地方曾經吸引了無數讀者,他們從方圓幾十英里外驅車來此,或在寬敞的咖啡廳里研讀;或與店內飽學的職員共同探討;或瀏覽其他類型的書店所不具備的本地作者的書籍。
然而現在的光景可以說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甚至連最忠實的讀者也不會向收銀臺邁出一步。其間最典型的現象是這樣的:讀者在這里大致瀏覽一下有形的書籍,然后回家打開電腦,在諸如亞馬遜這樣的網絡書店訂購內容完全相同,但價格卻要便宜得多的書籍。
如果只看外表,這家書店確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書店附近有著名的高等學府,有眾多的莘莘學子與飽學之士;另外還有舉世聞名的硅谷,其中許多電腦專家都是腰纏萬貫,荷包里有大量可供自由支配的金錢。
同時,這里個像大城市那樣有許多夜生活場所,人們的業余生活幾乎清一色地都是逛書店或讀書。這也難怪過去這條街上緊挨著的四家書店每天晚上都是人滿為患了。
不過,當地人指出,網絡書店的興旺亦非偶然現象。這里的人大都是鐵桿“網民”,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網絡程序的設計者以及數字化革命的先行者,因而他們在網上購書是極其自然的事情。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尤其在諸如硅谷這樣的地方,人們的計算機意識和計算機應用水平都超乎尋常地高。
一位曾經在斯坦福大學讀過書并知曉普林特書店的硅谷某網絡公司總裁說:“去書店純粹是閑逛而已,盡管書店里的咖啡廳和自由自在的氣氛依然令人留戀,但是,只有網上書店才有可能具備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優勢和非凡的效率。這種普通書店的倒閉實在是不可避免的一種趨勢,而且這種趨勢仍將不斷地持續下去。”
另外,硅谷這地方,房屋的租金和地價不斷上漲,這便造成普通書店的負擔越來越重;而連鎖書店則因其規模龐大,其經營更日趨完善,這就有可能降低某些成本,諸如進貨價格等;而普通書店在這方面亦難與連鎖店形成競爭,這樣,普通書店只有紛紛倒閉的份了。
(責任編輯/劉祖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