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與張藝謀的其它電影相比,《我的父親母親》可以說是最“散文化”的影片,影片沒有戲劇沖突的情節,有的只是淡淡的情感細流,而且流得又非常平緩,既沒有經過崎嶇,也沒有遇到多少障礙,唯一的一次感情激蕩,僅表現在駱老師由于牽扯到“右派”而被叫回縣城,這樣就出現了離別,這個離別戲可以說是影片的一個高潮,招弟拼命地追趕,想叫駱老師嘗到她親手包的餃子,可是最后沒有追到,餃子反而被摔掉地上,招弟從此深深地思念著駱老師,站在風雪中待候著他回來,結果凍出了病,后來駱老師偷偷地趕回村,二人相見,使人感到了愛的真誠、純樸和執著。如果按常規,這里可以設置許多情節,但影片把情節的枝蔓統統刪除,而充分突出招弟對愛情的追求。那條鄉間小路是“父母”愛情的見證,又是“父母”人生道路的象征、影片以各個角度,各個景別展現著這條路,充滿著詩情畫意。
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典型地體現張藝謀風格特征的影片,別看它的情節簡單,但多少寄托著張藝謀的某種過去的情結,事實上張藝謀也曾說過:這部影片表示著他的初戀。因此從鏡頭中也能多少體現這一點。眾所周知,張藝謀十分鐘情于紅色,從“紅高粱”到“紅燈籠”;從“紅染布”到“紅辣椒”都曾在他的影片中出現過,這一次他突出了招弟身上的紅棉襖,以及梁上的“紅”。紅色使張藝謀所描繪的人物充滿著執著的個性,這是一種壓抑不住的感情力量,強烈地表現出人的生命力。因此從章子怡塑造的母親招弟的身上,我們不難感受到鞏俐曾經塑造過的藝術形象的影子,只不過“少女母親”顯得更單純,因為她沒有經受過曲折的人生道路,在這個山村中,雖然貧困,但更象是世外桃園,也許這就是張藝謀所熱衷于表現的地方,從而體現出愛情的純樸和圣潔,盡管他們是普通人的一段平凡的感情。當然張藝謀幾乎在他的每部影片中,都有一定的創新,這一次也不例外,他運用了黑白與彩色的交替手法,而且他反其道而行之,以黑白表現現代,以彩色表現過去那個愛情的歲月,因此賦予了電影色彩新的涵義,這確實是獨具匠心的。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張藝謀在追憶著曾經有過的美好歲月。
其實在每個人的人生中也都有過這樣的美好歲月,不論是父母一輩,還是我們這一代人,而且這個歲月往往是平淡無奇的,但體現了人間的真愛真情,俗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張藝謀的可貴之處也在于平淡中見真情,把一個普通人的普通感情表現得如詩如畫,有滋有味,促使千百萬人回顧一下自己的感情歷程,從而去發現人性美、生活美、世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