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wèi)力(江蘇 南京)
已年屆不惑的她,以一、兩年僅拍一部片的“低產(chǎn)”率,沒有太多的花哨,沒有更多的宣傳,竟然在神州大地掀起一股特殊的熱潮——“趙雅芝熱”。
要解釋清楚這種情況的原因,實在不易,我試著談一下我的觀點:
(一)古典情懷的復(fù)歸
趙雅芝素以扮演古典女生而著稱,是演藝圈公認的“古典美人。”如今的社會,傳統(tǒng)文化(包括原本的精英文化)在光怪陸離的流行文化面前,已黯然失色。大眾審美文化正經(jīng)歷著從美到丑,從美到非美的大逃亡。在吵夠了、鬧夠了之后,當(dāng)人們靜下來細細品味生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周圍的許多東西是那么乏味和無聊。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很多人會產(chǎn)生一種復(fù)古情懷。不管當(dāng)時的真實狀況如何,但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那是他們精神上的桃花源。在那里,沒有煩惱,沒有現(xiàn)實的利益沖突,一切都如古代山水詩一般的寧靜、詳和。趙雅芝所演繹的古裝劇及她本身所具有的超凡脫俗的古典美,恰恰迎合了很多人的這樣一種心理。
(二)趙雅芝:靈性與母性的完美統(tǒng)一
趙雅芝在步入中年后,并未像其他女演員一樣,轉(zhuǎn)型飾演與自己相同年齡層次的角色,她依舊輕著羅紗,繡帶飄飄,步態(tài)輕盈的向人們走來,演繹著一個個溫存、善良的少女、少婦角色。已做了多年母親的她,在演繹這種與自己年齡相差較大的角色時,始終毫無生澀之感,顯示出多年飾演此類角色所積累下的舉重若輕的技巧。
(三)別具一格的“輕戲曲化”表演
細心的觀眾也許會發(fā)現(xiàn),趙雅芝在表演時,并不是很生活化,她的表演有時微微有些夸張類似于傳統(tǒng)的戲曲表演(只是程度較輕),并像戲曲表演 中一樣,她的一舉手、一抬頭,一個眼神、一個笑,在什么場合怎樣用,用到何種程度,都形成了她自己的一套程式。她的別具一格的“輕戲曲化”表演與其形象、氣質(zhì)及古裝劇的氛圍能較好的溶合在一起,并為整部戲增添了一種“雅”的魅力。
我是個男孩,卻也極欣賞趙雅芝,那是因為她不凡的“古典氣質(zhì)”。當(dāng)代男性,尤其是年輕男性所欣賞最多的是現(xiàn)代氣的、有活力浪漫的現(xiàn)代女性,眼光是現(xiàn)實的,少有幻想。在這點上來說,我不大相同,我對古典的東西有更多的追懷。相對而言,更多的年輕女性,她們多有一種委婉、細膩的心態(tài)更愛幻想,古典情懷的復(fù)歸在她們身上體現(xiàn)得就較突出,趙雅芝的出現(xiàn),一下子就吸引住她們的視線。
張倩(長春)
我是女孩,我渴望受人贊譽、渴望異性追求、渴望完美,而促成這些愿望實現(xiàn)的最終因素——真善美只有在趙雅芝身上才可以學(xué)到,趙雅芝一直以優(yōu)秀文明的舉止,默默無聞地教育著一代又一代人,在其薰陶下,在公眾場合芝迷們即便情緒萬分激奮行動卻井然有序,體現(xiàn)出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
心姐曾說:“做一個到八十歲都有魅力的女人是一種幸福。”只要趙雅芝“仁美”的精神不變,不要說是八十歲,就是八百歲,八千歲都會魅力四射,因為我們崇尚真善美直到永遠。
胡春亞(江蘇武進)
現(xiàn)在的都市女性大都追求另類自我,體現(xiàn)個性魅力、愛酷善搞怪,傳統(tǒng)型的溫柔女性已較鮮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果敢、潑辣、前衛(wèi)的“新新人類”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從內(nèi)心深處喚起對溫婉女性的追求,亦熱衷于此,而趙雅芝則是這類深具女人味的純粹女人。
心姐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一個好女人,而趙雅芝深具好女人特質(zhì),所以,她們以阿芝為榜樣要求自己、重塑自我,成為“Angie迷”。男同胞們想必是因為年齡與阿芝相差太多,又或是阿芝本身具備一種“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蓮式魅力”,人如其名,典雅似芙蓉,高貴如仙芝,讓人心生敬慕。
石瑞慧(湖北天門)
我就如您所描繪的那樣說不清為什么喜歡她。但我覺得雅芝的影迷以女性居多,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人活以世界上總是想不斷地完善自我,在很多人的心里都覺得趙雅芝是很成功的女人。可她所擁有的美麗、善良、溫柔、典雅等一些優(yōu)點,并不是每個女性都有,也正是因為自身缺乏,所以才會喜歡、才渴望擁有這些。大家都把阿芝當(dāng)做偶像(真正意義上的偶像)來仰慕和學(xué)習(xí),難道人的要求完善自我的欲望不比異性相吸要更為強烈嗎?
文青(北京平谷)
青少年追星有其特定的心理年齡特征,是可以理解的。老師和家長不要太過嚴厲地阻撓禁止,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他們剛剛進入青春期,心理發(fā)育很快,但還不成熟。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往往需要精神上的指引和慰藉,所以容易尋求一種較為理想的形象和行為模式。其實不管是我們的父輩還是祖父輩,也都有過崇拜偶像的是時候。只不過那時大眾崇拜的雷鋒、董存瑞或者向秀麗這樣的英雄人物。但現(xiàn)在的孩子凈崇拜一些唱歌跳舞的藝人,光顧比吃穿了。其實由于生存環(huán)境和成長背景的變化,以及生活水平質(zhì)的提高和媒體右左大眾的力量的增強,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當(dāng)然也會隨之改變。
另外,明星從外形上講都是英俊瀟灑或者美麗炫目的,他們的演藝生涯看起來也豐富多彩這對于生活范圍相對狹小,閱歷比較簡單的青少年是很有誘惑力的。他們渴望擁有更加奇幻剌激的生活,追求偶像也是一個渲泄的途徑。
但是為了崇拜明星而搞得學(xué)業(yè)荒廢、親友不和則有些本末倒置了。相信趙雅芝本人也不愿意看到這一點,因為她就是個顧家的人嘛。趙雅芝如此受大眾(特別是女性朋友的愛戴)仔細想來也并不難理解,因為誰不愛幽雅芝蘭呢?但是希望追星族們不要太過熱烈,因為畢竟星星是掛在天上的,離我們還是太遙遠了。
楊陽(江蘇楊州)
為什么崇拜她而放棄群星呢?我覺得現(xiàn)在的青少年面臨學(xué)業(yè)、事業(yè)的種種壓力,而父母也一味在耳邊叮嚀不管子女的感受,于是趙雅芝那獨特的母性溫柔慈愛及美麗韻味就成了許多人逃避的港灣,在受到委屈時,在受到傷害時,甚至在獲得成功時,誰不希望有個溫柔善良的人毫無怨言地分擔(dān)享受呢?而此時此刻,具有趙雅芝這種典型中國古代美女及慈母氣質(zhì)的人可以揮去她的影迷們心中所有的愁云。
筱昕(北京海淀)
我并不是一個幸運的影迷,4年來的執(zhí)著與癡迷還并沒有換來我與雅芝的相聚,但我經(jīng)常可以從貴刊中看到介紹趙雅芝的文字,從這些文字中我清楚的了解到雅芝那平易近人,虛懷若谷的情操,而讓我堅信雅芝是值得我去愛,值得我去學(xué),值得我去念的好明星,其實與其說雅芝是明星、藝人,倒不如說她是我們的芝姐,更親切、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