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腦卒中,中醫稱為中風,致殘率極高,對患者、家屬及社會是極大的威脅。我院運用針灸治療中風,使許多患者治療后生活能基本自理,擺脫了致殘的結局。
中風的早期癥狀是突然出現頭暈、頭痛、半身麻木或癱瘓、語言不利或失語;口眼歪斜,嚴重時可突然昏厥,還可以出現突然失明、突然耳聾等。如果發病時患者意識尚清醒,要記住保持冷靜,不要激動、驚慌、恐懼,情緒的穩定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減緩病情的發展。身邊的家屬也不要慌張,先讓患者緩慢地平臥下來,不要大喊大叫,盡量保持安靜。同時,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告知急救中心患者的主要病情。急救車來到后,協助醫護人員用擔架將患者平穩地搬運、送往醫院。在此過程中,絕對禁止背、抱患者,或者使患者頭部劇烈晃動、震蕩。
到醫院后,一般患者要接受降壓、吸氧、脫水、鎮靜、抗感染等治療。另外,根據我院治療的經驗:不論出血性的還是缺血性中風,接受針灸治療越早,療效越好。針刺在中風急性期無任何不良作用,且在促進顱內血腫吸收、加快側支循環建立、減少再灌注損傷、保護腦細胞等多方面均有極重要的作用。所以,中風發生后如有條件,應盡早接受正規針刺治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殘率。
患者入院后,大量生活護理、康復鍛煉還需要家屬的配合。家屬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患者肢體關節,尤其是癱瘓側肢體。自發病當日開始,家屬就要每天為患者做肢體關節的被動運動,包括肩、肘、腕、指、髖、膝、踝、趾各個關節。要注意,活動時動作應輕柔、緩慢,應盡量達到最大生理幅度。這樣,能防止由于長期臥床、活動減少而造成關節僵直、粘連等現象影響后期的康復。患者靜臥不動時,肢體關節要盡量擺放為生理位(正常人肌肉放松時關節所處的位置),以防后期出現足內翻、足下垂、腕下垂、手蜷握等現象。此外,家屬還要協助護士經常為患者翻身、拍背,以減少褥瘡和肺部感染等合并癥的發生。做這些工作時,也要記住緩慢、輕柔,尤其要避免使患者的頭部劇烈晃動。
當家人中風后,希望家屬能想起這篇文章,為親人的生存和康復做出正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