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文
近幾年,在公園、新村里,甚至在人行道上,經常可以見到正在練習倒走的中老年人。其中有的是為了治療腰酸背痛,有的是為了緩解骨質疏松,還有一部分人甚至將此當作治療頭痛、失眠或高血壓病的“上方寶劍”,倒走真有那么神嗎?
就運動醫學而言,倒走主要的作用是使背部和腰部的一部分肌肉得到一定的鍛煉,從而增強肌力和穩定性。但由于運動量不可能大,收效是有限的。加之現在路面情況各異,倒走時一不小心還可能跌倒,使中老年人發生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等,從而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至于腰痛,是由許多不同疾病產生的一種癥狀,可以由脊椎骨、椎間盤、椎管、韌帶、筋膜的損傷、炎癥或其他原因引起,也可能因某種內臟疾病所致。即使是由骨、關節、韌帶等原因產生的腰痛,單純練習倒走也難有效地驅除病痛,還應多進行增加脊柱活動度和腰背部肌力的其他鍛煉。
中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其特點是骨組織中骨量減少,它與年齡、性別和內分泌狀況有關。據對40歲以上的人群調查,骨質疏松發生率約為15%,且大多為女性,這與絕經期后雌激素水平太低、骨質丟失加速有關。研究表現,適當補充雌激素、鈣劑和維生素D,并堅持參加運動,可以減緩和防止其發生。由此可見,倒走在防止骨質疏松中的作用是很輕微的。至于倒走在頭痛、睡眠不好或高血壓病防治方面并無特殊功效,與其他鍛煉一樣,只有輔助作用。
那么,怎樣鍛煉才有效呢?我們提倡做有氧運動,就是不論跑步或做操,還是其他運動,運動后立即測得的脈搏數最好能達到120~130次/分鐘(即測10秒鐘脈搏數達20~22次),這對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改善代謝狀態都較為有效。如果是單純的腰酸背痛,建議增做加強腰背肌肉鍛煉的醫療體操(如下圖所示),肌肉力量增強了,腰背痛、關節炎都會得到較顯著的改善。對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在配合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也能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