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宇
要找到吉雪萍并不容易,打了很多電話,總是在深夜她才匆匆回電。找到她時,她正在上海戲劇學院一個小房子里剪輯她的電視短片。這是她們班的期末作業,吉雪萍說這部由她自編自導、自己剪輯的電視微型片講的是關于人性的小故事。看她認真而又學生氣的樣子,誰會想到她就是上海一檔收視率極高的綜藝節目《五星和成擂臺賽》的當家主持,而兩天以后她就要飛赴北京,繼楊瀾、王雪純之后主持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節目。
吉雪萍就是這樣一個處事不驚,而又運氣總會很順的女孩。
如果吉雪萍一生中只能記住十個人的名字,那其中一定有張弘、富敏。《十六歲的花季》這部中國至今為止最好的青春劇已經整整播了8年,人們也許就是從這里開始認識這個純情可愛的女孩子的。這其中還有個小小的插曲呢!
剛開始劇組向全市招收小演員,在小伙伴藝術團學跳舞的吉雪萍盡管沒有專業學過表演,可她還是滿懷希望地來應試了,然而劇組當時并沒有注意她。但后來導演在上海市三女中無意中看到了吉雪萍,覺得形象很健康,就通知她來試鏡。吉雪萍一試,形象氣質與劇中女主角極為貼切,竟然非她莫屬。
《十六歲的花季》使吉雪萍成為了小名人,但她并沒沾沾自喜,而是辛辛苦苦南下北上地考了五個大學。結果是她給自己出了個最難的選擇題,因為她由此一下子收到了五張錄取通知單,它們分別來自——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廣播學院以及浙江廣播學院。要知道,這可是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影視藝術類的最高等學府了。星途未卜,哪個學院都不舍得輕易放棄,吉雪萍和她媽媽從那天起就整天對著錄取通知單發愁。
后來上戲主持人班的吳老師打來電話告訴吉雪萍,你的形象很正統,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可能戲路會相對較窄,而對于主持人來說卻恰恰是最有觀眾緣的。
吉雪萍想通了——最好的應該是最合適的,還是決定到上戲首屆主持人班報到。
學習期間,吉雪萍品學兼優,并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在電臺一個古典音樂節目中擔任主持。可她怎么也想不到,在《十六歲的花季》里演她爸爸的王華英的兒子王梓也在主持人班就讀,而且日后成了她在五星和成擂臺賽上的最佳搭檔。
很多人都傳說吉雪萍背后有一個“很有背景”的家庭,其實她的家庭很普通,媽媽是個工廠里的普通干部,爸爸是個司機。但這并不等于說,她的家庭對于她來說不重要,相反她的節目媽媽每次必看,而且她最看重的就是媽媽的意見。
吉雪萍說,我好像天生就是一個喜歡舞臺的人,生活中我很大大咧咧,可站在臺上我就會很興奮,但也很細致,直到下了舞臺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太累了。
一晃四年而過,臨近畢業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在滿世界地找工作,同時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認為吉雪萍將會不費力氣地分配進入上海某個電視臺的時候,她卻孤身來到了北京。中央臺《正大綜藝》的“當家花旦”王雪純正值懷孕生子,有個主持人的空缺需要填補,于是這時候又有了吉雪萍的身影。
母親叮嚀女兒,一個人在外面一定要謙虛。吉雪萍笑著問,謙虛是不是就是“裝傻”?媽媽笑了,傻丫頭,你真是“傻”!我們從來都是正正當當做人,不傲氣也不裝傻,但你畢竟年齡小,不懂的事還很多。不懂的就要多學、多問,這就叫做謙虛。
吉雪萍不愿放棄心愛的“五星獎”節目,再加上《十六歲的花季》正籌拍續集,用的是原班人馬,所以吉雪萍目前只能在京滬兩地飛來飛去。
很多觀眾說,最喜歡看吉雪萍與王梓在“五星獎”中一起給參賽隊員打氣,報分時興奮地數:“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其實,吉雪萍也正是這樣為自己定下了目標,她也要做一個“五星”女孩。
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單純的女孩祝福吧,一起為她打氣地數:“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