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宗杰
在今年的新人王戰中,羽根直樹七段的戰績是45勝15負,山下敬吾的戰績是42勝10負,在勝率排行榜上二人分列一、二位,在年齡上兩人分別是23歲和21歲。新人王的最后所屬將由二人間的一場三番棋戰來決定。在山下已經獲勝一盤的情況下,雙方的第二盤棋于10月4日在日本棋院會館的“幽玄”室內進行。
這盤棋羽根直樹執黑先行,期望以此戰獲勝一雪前恥的羽根此局棋中又在山下的誘導之下在中腹展開廝殺,在經過一番中盤亂戰之后,山下終于拿下羽根,蟬聯新秀中的領袖新人王。為此日本棋界稱之為“秀之袖”,意即新秀中的領袖。
由于雙方的這盤棋在日本棋院的五樓進行,本因坊聯賽趙治勛與山田規三生的對局只好移師到六樓進行。趙治勛棋圣已有很多年沒有在日本棋院會館的六樓進行比賽了,他的大多數對局,是在“幽玄”內進行的,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各界對新人王戰的這次對決所寄予的關注。
在數年前,圍棋處于“戰國時代”的時候,不管是羽根還是山下都是距離前線很遠的預備軍。如今,二人都已成為了20歲出頭的年輕棋手的代表,二人之間的這場對決也算得上是這一年齡段的棋手間的頂尖對決了。
如果最終獲勝的話,這就是步勝著
第一譜1—41

此役,山下執白棋走出了中國流布局,白10、白12為構筑大模樣作準備。黑13實利巨大,體現了羽根“撈空”的意圖。此著亦可下在15位而取得大勢上的均衡。
白14至20氣勢磅礴,中央大模樣已成。由此看來,黑13更應占據15位來扼制白棋的模樣。
黑21的選擇有過慮之嫌,因為白22出現之后,白棋似有更好的外勢。在研討室中通過監控系統觀戰的戶澤昭宣主持人提出了圖一的變化。如圖所示選擇黑1,此后再有黑A,白如B,則黑C,此后白D,黑E,白F,再黑3,這是一種構想。但是,如黑A之后,白以白F應對,采取一種觀望態度,那么黑1的打入將面臨層層壁壘,羽根對此變化的看法是“不太理想”。
黑23耗時46分鐘,還要加上午休的時間,羽根似乎想藉此時間調整一下自己原來的戰術構思。此后的白24耗時36分鐘,黑29耗時31分鐘。
圖二:黑1打,意在使白棋走重,然后3貼為最強手,但白可4位扳住,不僅角里味道很多,邊上A位又不愿意出手,黑反而進退兩難。
白32之后,黑33開始向中腹挺進,白34是作戰的分歧點。而采取這種方針正好用去了羽根一個小時的時間。棋風激烈的棋手也許會選擇圖三中的白1,如果黑A扳,則白B斷。但或許白擔心黑棋先在下邊做成模樣,而白陣中總是留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如C位靠),故選擇實戰中既有攻擊色彩,又連帶削空的方針。
在研究室里,大家對黑39、41的走法產生了質疑,盡管這是意圖較為明確的一手棋,但是……
在對局結束后認為這是手臭棋的羽根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把過去人們要頗費心機考慮的一種應對方法較為輕易地用了出來,頗給人們一種新銳沖擊的震撼。羽根的判斷可能是這樣的:黑37先在左上角留有劫爭。如果黑41可順利進入中腹,則黑在序盤階段所取得的實地就會發揮優勢。而黑39正是黑41的鋪墊,目的是使白A不能成立。
無論怎樣,黑39都是損棋,如果黑棋最終取勝,則這手棋便是勝著,但是如輸棋,則這手棋便是敗因之一。
柔順攻擊第二譜42—100
雖然在白42出現之后,黑棋以黑43做了補強,但是,隨后黑棋便從白46開始面臨著白棋雖不強硬但卻絲絲相扣的攻擊,可能兩位對局者也并未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這種棋看起來威脅不大,但欲要擺脫卻相當困難。
黑49、黑51力爭奪取實地,但白52是極為重要的一手棋,執黑棋的羽根是怕什么來什么,所以黑53耗時36分鐘。“方向發生了錯誤,”羽根局后反省說。至白56、58出現時黑棋漸漸陷入困境,黑57羽根耗時26分鐘,到黑75之后,黑棋進入讀秒,至黑99為止,黑對自己的孤棋可以說做了最妥善的處理。但事與愿違,黑不但撞厚了白棋,自身仍未完全活凈。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上譜的黑39,它使白棋太厚了。
山下產生安全感第三譜1—90(即101—190)
雖然至黑5時,黑棋在此處做活,但是從大形勢來看,黑棋已然陷入絕望之境地。此后的棋勢漸成細棋,但山下一直應對無誤。如果黑35選擇36,則如圖四。
圖四:黑1粘后,白2打、4點妙手,黑反而大損。黑57是勝負手,但白58之后,白棋的攻擊變得銳利起來。白70如于72斷吃,則如圖五:白2接時,黑3被迫也得接,之后白4、6終于使出殺手锏,黑中央大龍居然不活!

白74、76也是獲利手段,并且在斗志上打擊了黑棋,至白90時,黑棋投子認負。從盤面上即可見白棋數目上之優勢,對局于午后8時35分宣告結束,此時執白的山下在時間上還剩近一個小時。
對于以兩局棋結束這次三番棋比賽,山下感到十分高興地說:“我曾下決心要在兩局棋里結束戰斗。”
山下的下一個目標是實現前人所未至的新人王三連霸,我們有理由相信,一顆新星即將綻放光芒。
共190手白中盤勝
1999年10月4日弈于日本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