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陌
關于今年的美國大選,美國媒體自擺“烏龍”,使得世界各國的媒體也跟著錯進錯出,旁人觀之大有不齒之意。
平心而論,出錯誤終歸讓人不舒服,這也說明了美國媒體在物質主義的環境里確實存在著一些弊病。但我覺得,觀照美國媒體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不能脫離美國的社會現實?!岸际敲襟w惹的禍”這種標題性語言可能言過其實,同時失于簡單、主觀了。
新聞媒體的功能就是要傳播新聞,新聞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而事實是什么呢?事實中又包括多少主觀性因素?這些問題恐怕很難有量化的答案。撇開“布什贏了”這種主觀性標題不論,美國報紙還是基本上傳達了關于美國大選中發生的事實。對于美國總統大選的計票程序,美國媒體有自己的計算方式,而且經過歷史的積淀,證明這種計票方式還是比較有效的,誤差率在可以允許的范圍內。美國媒體之所以要采用自己的計票方式而非官方方式,無非是為了盡可能早地搶到新聞,這從新聞規律以及美國社會殘酷的競爭現實而言,可以理解,何況美國媒體往往還要靠這些手段表明自己的獨立性。
當然不能因為美國媒體的這種強烈的搶新聞欲望就將他們的錯誤一筆帶過,但是我們還應看到美國媒體的靈活性:7日大選當天,美國報紙大多滾動出版,跟蹤大選發展情況。錯誤發生后,各報迅速收回出錯的版面,在短短的幾小時里,不僅全部收回尚未售出的報紙,而且新版的報紙已經出現在報攤上。
許多國家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冒然祝賀布什當選,當然是笑話,但這不能歸罪于媒體,因為美國媒體并不對這些國家的政府負責。美國社會也并沒有因媒體的錯誤而發生動蕩,而是比較從容地消化了這些錯誤。對于美國大選以及相應的新聞報道,美國人基本上將之視為程序,而如果這些程序中發生了錯誤,只要不是結構性的,美國人還是比較寬容的。
他們自家人不急,我們生什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