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鄂輝
在嘉禾、電白高考舞弊曝光案中,我對傳媒在事件中充當的角色和行為表示懷疑。
在媒體的介入下,高考舞弊案有了結果:首當其沖的是電白、嘉禾210多名考生被取消高考資格。報道是轟動性的。這是因為傳媒在掌握一定事實的情況下,不事先通報有關部門,從而獲得了獨家新聞。
但是有些疑問讓人無法安心:高考前出于正義的舉報者要的難道是轟動性的報道,而不是希望借助媒體的力量阻止丑惡的發生,從而贏得一個公正、平等的競爭?被取消高考資格者,難道都是開始就想作弊,而不是“環境”的受害者?在知情的情況下,原本完全可以終止的錯誤卻被記者們縱容著最終發生。實際上,在此事件中,制止錯誤的發生并不需記者們承擔多少風險或付出多少鮮血,這毫無生命之虞。但縱容錯誤的結果卻斷送了200多名學生的前程。在某種程度上講,200多名考生成了獨家報道的犧牲品。
在該事件的報道中,記者的新聞敏感和敬業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報道背后,卻是新聞職業利益對社會利益的遮閉,是記者職業職責對社會責任的背離,是記者職業道德和自律精神的缺失。
記者的職業道德是人類普遍道德精神在新聞傳媒領域的具體運用,是對新聞傳播實踐的一種總結和概括。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它依靠的是良知。而記者在報道中因職業利益而導致良知的缺失,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