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倫
近幾年,一場電影革命正在悄然興起。1999年6月,著名制片人喬治·盧卡斯執導的電影《星球大戰(第一部):幽靈的威脅》和米拉馬克斯執導的《理想的丈夫》在美國進行了首映。與普通電影截然不同的是,放映這兩部電影并不需要任何電影膠片。這兩部電影采用了數字技術將圖像和聲音信號壓縮成數字信號,然后通過特制的數字放映機將數字信號發射到屏幕上形成活動的畫面,這就是數字電影。盡管數字電影存在著唯一的缺陷:色彩有些偏差,白色略偏黃,藍色略偏紫;但數字電影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畫面更加清晰,色彩層次更加豐富,音效更加逼真,效果也不會因為多次放映而變差。無論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數字電影給觀眾帶來的強大沖擊力,都是傳統電影所無法企及的。數字電影的誕生,宣告了電影新時代的到來。
與傳統電影不同,數字電影完全不需要電影膠片,數字放映機只需利用數字技術,就可將數據轉化為運動的圖像。也許有人要問,何必如此麻煩,放映員直接將電影投映到銀幕上豈不是更加簡單?實際上,當然不會那么簡單。如果數字電影得到普及,用戶就可以通過衛星或專用的陸上通信線路接收數字電影信號,這將使每位觀眾都可以從中受益。目前,電影制片廠制作一個電影拷貝大約花費2000美元,這就意味著一部發行量很大的電影,成本將高達500萬美元左右,那么,每年光美國的電影發行成本就要高達6億美元。而數字電影將使片商僅需花費普通電影成本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將電影送到千家萬戶的屏幕上。同時,數字電影的操作也非常簡單,人們只需輕輕地一摁開關,屏幕上就會出現場面恢宏的鏡頭,而且還可以實現多語種配音的自由切換,所有這一切都是那些體積龐大、又重又長的普通電影膠片所難以做到的。電影制片人對數字電影也非常感興趣,因為與普通電影膠片相比,數字電影能夠使他們的藝術作品完美無暇:不會有劃痕和灰塵,聲音也不會失真。電影觀眾當然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因為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欣賞到音質逼真、高清晰度的流行大片。
數字電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但目前數字電影的普及也面臨著一個實際問題,最主要的是安全問題和生產數字投影機的投資問題。
目前很難證實盜版錄影帶究竟給電影制片廠商造成了多大的損失。據推算,一般較有名氣的電影制片廠商每年至少要損失10億美元以上,甚至可能高達40億美元。如果制造盜版錄影帶的不法分子能夠找到一種方法,從衛星或陸上、通信線路上竊取數字電影信號,大量地制作盜版錄影帶,那么電影制片廠商的損失還會不斷增加。
在數字電影的推廣過程中,資金問題比制訂一套安全規范更加重要,首先要解決誰來投資所有的設備和數字電影院的問題。數字放映機作為一項新技術從開發成功到普及應用,其價格會迅速地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或許會在幾年內跌到5萬美元,但目前數字放映機的成本在10萬~20萬美元之間。僅美國就擁有大約33000套電影放映設備,如果以目前的投影機價格更換美國所有的電影放映設備,那么,花費將高達16億美元。如果要將數字電影推廣到全球范圍,使所有電影的制作與放映完全數字化,那么全世界可能要更換大約10萬套電影放映設備。
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可能尚需時日,制片廠商和影院經理都期待著推廣數字電影的計劃能夠在3~5年內啟動,希望數字電影在下個10年的末期能夠得到普及。有人預計2~5年后,電影院將逐步走向數字化。拍攝任務可以由體積小、價格便宜的數碼攝像機完成,設置在膠片上的影像可以瞬間轉化成數字信號,通過衛星、光纜或數字視盤(一種新型光盤,容量比普通光盤大)直接傳送到電影院,最后由數字放映機放映出來。毫無疑問,數字電影是新世紀電影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全世界的觀眾都在拭目以待,期待著數字電影走進千家萬戶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