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山
王某和李某是鄰居,關系不錯,最近卻因一件小事鬧得兩家不和。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幾年前,王某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了一棵樹,可能是因為土質特別肥沃,幾年后,小樹長成了大樹,枝葉繁茂,一部分枝葉延伸到李家院內。本來這倒沒什么,問題是這棵樹根系發達,在樹根的周圍,泥土明顯隆起開裂,而樹的不遠處是李家,強壯的樹根使李某家的部分地面也出現隆起和裂紋,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很可能危及房屋的安全。李某多次向王某闡明情況,要求王某將樹砍掉。王某不以為然,認為他在自家院內種樹,沒有侵犯他人利益,砍不砍樹是自己的事,與李某無關,等再過幾年樹成材了,他自然會砍。李某見說不動王某,遂起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盡管是在自家院內種樹,但因離李某家太近,已危及他人房屋的安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因此,法院判決支持了李某的訴訟請求,令王某立即將樹砍掉,消除危險。
這個案例牽涉到民法上的“相鄰關系”問題。所謂相鄰關系是指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因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生活中,相鄰關系具有普遍性,這一關系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矛盾和糾紛,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83條特別作了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風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這一規定為我們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問題提供了一個應普遍遵循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應該兼顧相鄰各方的利益,本著互諒的精神,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不能因行使自己的權利而損害別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