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沃奇”集團(TheSwatchGroup)作為世界最大的手表制造商,占了全球手表生產的22%~25%,在世界各地聘用了逾1.8萬名員工。它的大約50家制造中心遍布瑞士、法國、德國、意大利、泰國、馬來西亞及中國。
結合科技與美
現年72歲的“斯沃奇”集團主席兼總裁尼古拉斯·海克被視為鐘表業的“神”。他在瑞士鐘表工業于70年代一度陷入低潮時,及時地拉了瑞士鐘表業一把。不但讓瑞士鐘表業起死回生,還為鐘表制造帶來了新的突破。
海克對未來鐘表業的發展方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現代人是被科技寵壞了,生活要求方便,產品追求多功能性。但是不論科技再怎么進步,追求美麗的事物是人的天性,科技再發達也不會動搖人們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未來的鐘表應該是科技與美的完美結合。
就以“斯沃奇”表來說,在海克眼中,它可不僅僅是一塊塑料,而是高科技研究的成果,是世上惟一擁有51件零件便能精密運作的手表(編者注:一般手表所包含的零件至少有150件)。同時,“斯沃奇”還是一件結合了美及熱情的藝術品。
面對越來越多的鐘表制造商熱衷于生產多功能表,海克并未讓他的“斯沃奇”隨波逐流。更何況在他心中女人才是鐘表零售業的主要顧客,因為女人比男人對美有更強烈的直覺,更敏感的要求。面對自己顧客中65%的女性,海克更堅信“斯沃奇”制造的手表必須講究美感,他邀請了所有在世的著名藝術家為“斯沃奇”構思新設計。海克總結出了鐘表業的游戲規則:“游戲的名字就是美(Beautyisthenameofthegame)。”
14個品牌各有所長
目前,“斯沃奇”所擁有的14個品牌足以滿足市場的任何需求:按顧客個別要求特別訂造的Endura;奢華的Blancpain;高檔次的Omega、Rado及Longines;中檔次的Tissot、Certina、Mido、Balmain、Hamilton及CalvinKlein;大眾化的Swatch、FlikFlak及Lanco。
此外,研制微電子學零件及鐘表微型零件,也是“斯沃奇”的另一項重點事業。它的研究中心ETA,除了為“斯沃奇”旗下的14個品牌提供零件及機芯外,也將產品出售給其他手表品牌。“勞力士”(Rolex)每年都向ETA購買數以億計的手表零件。以革新、牽動情感、交流為經營哲學的“斯沃奇”,近年也開始進軍其他創意領域,例如:制造“斯沃奇”傳呼機、電話;1994年和馬賽地公司合作,研制環保輕巧小車。
手表記憶人類情感
海克常常問:“人們可以擁有幾百條領帶,以便天天選擇合適的與衣服搭配。為什么不可以擁有好幾塊表,以便搭配每天的衣服呢?”在海克看來,手表是一種可以穿戴的藝術,也是人類情感的表現方式。因為“我們可以把想抒發的情感、無法實現的愿望都寄托在一塊,甚至分散在好幾塊手表上”。
海克認為手表所表現的形象,比手表的功能重要。男性之所以會偏愛詹姆士·邦德的手表,不是因為手表本身的功能多么齊全,而是因為他們想借助它來表現生活中難以實現的理想男人形象。
靠直覺做判斷
海克對他旗下的14個手表品牌就像對待他14個孩子一樣,他每星期都會輪流佩戴他們。如果他少戴某個品牌,就會接到該品牌總裁的電話:“你不愛我們了。”對于“斯沃奇”市場潛質的判斷,海克始終稱自己憑的是直覺。海克說:“我有一半是非常女人的,我擁有女性的敏銳直覺。我用女人的直覺來決定‘Swatch’這個名字。盡管其他人都不能接受,他們說:‘在英語里,這個詞指的是抹布呀!’”可是,“抹布”還是成功了。
現在,海克的直覺又在指引著他,讓他制作新的“斯沃奇”表。據海克透露,針對網上購物讓現代消費者樂得呆在家里,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的狀況,“斯沃奇”將制造促進人類溝通的產品,讓現代人愿意走出家門,到外面接觸新鮮空氣,認識新朋友。海克說:“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斯沃奇’要發明會和人對話的手表。它會向你介紹自己,告訴你它的故事,還會約你喝咖啡呢。”*(
“斯沃奇”表的歷史
1983年第一只塑料手表“斯沃奇”(Swatch)的誕生,立刻成為輿論的焦點。人們質疑:塑料表怎么能和表現身份地位的金屬表分庭抗禮呢?
1年后,“斯沃奇”慶祝它第100萬只手表的誕生。此時,再也沒有人懷疑塑料表的市場魅力了。現在,“斯沃奇”擁有了自己遍布世界各地的收藏者,它每季推出的新設計都能成為全球的新鮮話題。
1998年,“斯沃奇”創造了互聯網時間(Internettime),消除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網迷們的時間差距。如今,無論是在紐約、倫敦、香港、東京、北京,網迷們都擁有同樣的時間。
21世紀,斯沃奇集團將進軍首飾市場。不久的將來,人們的耳朵、手指都會戴上“斯沃奇”的產品。
*((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