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瑞典、聞名全球的利樂包公司(TetraPak),秉持“包裝帶來的資源節約應超過所產生的總體成本”之經營理念,不僅帶動液體食品包裝的革命,也以前瞻的包裝解決方案,提供液體食品多樣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客戶對包裝的需求,促使利樂包公司進行新的設計,同時也借此協助食品廠商定位新的市場。該公司創辦人盧本·羅興最早從觀察一段管子一節一節地分離的香腸制作過程中得到靈感,想到用紙盒來包裝牛奶的原始概念,于1952年開始推出一種類似棕子形狀的四面體包裝,稱為利樂傳統包,而于1969年推出四方體的無菌利樂磚后,該公司即快速擴張,且陸續有利樂鉆、利樂威、利樂枕、利樂皇、利樂冠、寶特瓶及塑膠瓶等11種系列的誕生。
1998年利樂包包裝總出貨量達850億個,占全球液體食品包裝的7%至8%,重量輕的利樂包磚形包裝能大幅節省儲放空間及降低運輸成本。和其他包裝相比,利樂磚包裝材料本身只占約2%至5%的重量,儲放空間更能有效運用,使原料和能量的消耗均被控制到最低。另外利樂包公司的無菌包裝方式,使貯存和分銷不再需要冷藏,大大延長保存期限,加上紙包裝能回收做再生紙制品,有助降低對環境的沖擊,難怪廣受歡迎。
除了紙包裝外,利樂包公司近年也推出寶特瓶系列產品,以冷充填方式的無菌包裝,切入低酸性飲料包裝市場,并發展模擬玻璃瓶方式的多層膜寶特瓶,防止氣體外泄。如該公司不久前已和一家瑞典啤酒廠Spendrups簽約,以寶特瓶包裝其生產的啤酒,提供除玻璃瓶、鐵罐之外的第三個選擇。除了攜帶方便外,就形狀來說,還可很鮮明地標示產品的定位。
利樂包公司很早即開始拓展全球市場,并于1986年、1987年在中國設廠生產,墨西哥廠為該公司第二間海外廠,而且有許多的產品發展是以亞洲為基礎來做。如日本即為利樂包在全球的最大市場之一,公司在當地設有研發中心,針對亞洲的消費需求來設計產品。
利樂包的第二代掌門人格·羅興不久前去世,現由羅興家族第三代參與運作,未來仍將在既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繼續為安全便利的食品包裝而努力。
*((惠子)·經濟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