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全球掀起科技股狂潮,各地股市牛氣沖天,全面攀升,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更是一度創下5048點的新高。然而,這股狂潮來得快退得急,全球科技股神話不到半年便告破滅,直至踏入10月仍未有“止血”的跡象。曾叱咤一時的科技富豪,賬面財富也紛紛暴跌,令人不勝慨嘆。
蓋茨身家 少一半
微軟自上市以來,在開發及銷售軟件上均取得可觀增長,1999年至2000年度純利潤為88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21%。公司市值高達2500億美元,僅次于可口可樂公司。
面對全球科技股暴跌及反壟斷官司這兩大負面因素,微軟主席蓋茨的身家無可避免地大幅回落。在1999年底時,他的身家一度高達868億美元,但一年下來,財富竟然蒸發一半。現在,蓋茨的賬面身家只有404億美元。
不久前,微軟的股價更是一落千丈,竟由119美元滑落至55美元,跌幅超過50%,更一度“淪落”為道瓊斯指數表現第三差的股票。更令蓋茨頭痛的是,微軟創辦人之一艾倫自退出董事局后,一直大量拋售微軟股份,這也是微軟股價被看低的主因。
孫正義慘變大閘蟹
過去數月,全球科技股大跌,有日本“網股之神”之稱的孫正義,亦不得不面對現實。
孫正義一度當選亞洲首富,最高曾坐擁250多億美元身家,連文萊首富蘇丹也要靠邊站。可是,在短短半年間,軟件銀行股價直線下滑,孫正義身家蒸發了86%,只剩下約35億。
事實上,軟件銀行市值之所以能夠像雪球般愈滾愈大,全靠曾任職野村證券企業部的北尾吉孝。自從他到軟件銀行后,就大顯財技,通過連串批股及換股、收購合并,再待其業務成熟后,分拆上市或拋出圖利。
然而,面對科技股熱潮迅速冷卻,軟件銀行集資無力,而手上的股票及科技公司,套現無望,慘變大閘蟹。此外,眾多公司分拆上市不成,又要應付龐大營運開支,終于拖垮整個軟件銀行盈利表現。而且,軟件銀行早前“眼光失準”,收購面臨破產的日本信用銀行,令人對孫正義漸失信心,也是投資者拋售軟件銀行股票的原因之一。
超人父子同病相憐
超人父子曾是科技股熱潮大贏家,但股市大跌使兩人同病相憐。李嘉誠的電訊旗艦——和黃,去年出售英國Orange近45%股權給德國Mannesmann,賺逾14億美元,創下全球最賺錢的交易紀錄。到了3月,分拆tom.com上市,高峰時市值超過59億美元。
7月時,和黃出售22%VoiceStream權益給德國電訊,原本可再有88億美元入賬。不過,近期全球科技股暴跌,和黃賬面上獲利數額,估計已大幅下降到63億美元以下。
去年,小超人李澤楷將數碼港及一些地產項目注入得信佳,借殼上市,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掀起了一陣科技熱潮。此后,他趁勢與美國CMGI及日本光通信等外國科技股公司互換股份,以壯大盈動的市值,締造千億神話。今年中,盈動以“蛇吞象”姿態收購香港電訊,偏巧歐洲銀行停止向電訊公司貸款,電盈股價亦跟隨大市下跌。
自盈動與香港電訊合并起計,股價已由2美元跌至約1美元水平。與今年高位時3.6美元相比,小超人身家蒸發約175億美元。
網上書店虧損累累
現年36歲的貝佐斯,1995年創辦了美國最大網上零售商店亞馬遜(Amazon.com),兩年后在Nasdaq上市。亞馬遜從網上書店起家,更將生意拓展至網上賣唱片,網上拍賣,網上賣古董,不但打開網絡商店的新時代,也開創零售新途徑。
科技股炒得最熾熱時,亞馬遜每股高達113美元,持33%股權的貝佐斯,晉身40歲以下年輕富豪首位,為美國網股龍頭股之一。不過,面對科技股調整,亞馬遜剛于7月公布的季度業績,虧損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8億。
禍不單行的,還有公司總裁加利又恰巧在業績公布前辭職,不利消息接二連三,加速了其股份被拋售的速度,股價跌至每股28美元水平,貝佐斯賬面資產減少了75%。
楊致遠變“無牙虎”
雅虎創立于1994年,由兩位斯坦福大學畢業生楊致遠與大衛·菲洛創辦,當時純為興趣,把各種網頁加以系統整理,沒想過竟創出風靡全球的互聯網神話,且創辦僅一年,市值就超過8.8億多美元。
1996年,雅虎在紐約上市,備受股民追捧,上市股價就有150%的升幅,往后股價拾級而上,最高更升上250多美元水平。30歲出頭的楊致遠,一時風頭甚盛。
可惜,科技股神話爆破,先驅者雅虎也不能幸免,今日楊致遠的身家,亦已由高位時的55億美元,跌至12.5億,足足縮水約76%。
劉鑾鴻老貓燒須
早在科技股熱潮興起前,眼光獨到的劉鑾鴻,已投資科技業務。然而,面對跌足半年的科技股災,這位股壇狙擊手也要“老貓燒須”。過去幾年,劉鑾鴻曾投資過不少高科技業務,當中以開發“易錄寶”的駿升及中國資訊行最為有名,他分別持有11%駿升及9.76%匯漢的股權,這次科技股暴跌,賬面損失約12.5億美元。
1989年,劉鑾鴻與袁子春創辦生產G-code“易錄寶”的駿升,隨著家用錄像機滲透率大增,這套系統逐漸變得吃香,令他初嘗科技甜頭。去年,駿升與TV Guide合并,當時駿升股價一度升上107美元,劉鑾鴻身家亦水漲船高。1995年,他再度出擊投資內容供應商——中國資訊行,又在今年將資訊注入上市公司匯漢。
可惜,中國資訊行最終未能趕上科技股熱潮的尾班車。
郭氏兄弟難逃一劫
這次科技股大跌,郭氏(郭炳聯、郭炳湘)兄弟的上市王國亦難逃一劫。
他們通過直接持有44.75%股權的新鴻基地產而持有26.5%數碼通及85%新意網股權。在年初全球電訊股帶動下,新鴻基地產亦水漲船高,最高曾攀上11美元,不久前跌至8 .8美元,公司市值無端下跌55億美元。
此外,由新鴻基地產分拆出來的創業板龍頭股新意網,上市初期被投資者寄予厚望,但其股價卻一路收縮,不久前跌至0.5美元,較高峰期大跌76%。身為新意網主席兼行政部總裁的郭炳聯,眼見股價江河日下,亦大為頭痛,因為按郭氏兄弟持有新鴻基地產攤占新意網的股份,足足虧了12.5億美元。
至于新鴻基地產的電訊旗艦數碼通,情況好不到哪里。一年前曾高達5.7美元,但不久前已跌至1.3美元,公司市值大幅減少25億美元,只有不足7.8億美元。
郭氏兄弟的身家,因數碼通而少了4.4億美元,連同新意網的損失,身家總共蒸發了約16.9億美元。(傅斯瀚)
《海外星云》(200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