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當年睡在學校桌上工作的年輕人,20年后,成為香港擁有外國著名大學學位授予權最多的私人教育集團主席,這就是香港優質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周吉夫博士的傳奇故事。
辦學實現理想
周吉夫小時候家境很差,上小學時就幫助家里干活賺錢。升中學后,每年暑假都去打工,幫貼補家用及交書本費。他曾干過掃地、洗碗等雜務,也曾做過侍應生,甚至到平價市場當小販。
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他無法實現上大學的這個夢想。因此,他一直有個理想,既能一邊工作賺錢,又能在業余時間到學校進修。但當時沒有一間大學或學校可以滿足他的愿望。而現在,他自己辦的學校允許學生用2年、3年、5年或7年的時間去讀大學,之后再讀MBA,而且有8間國外的大學可供選擇。
由周吉夫創辦的香港優質教育集團與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及中國內地8間大學合作辦學,屬下學校擁有學生3600人,員工150人,是香港擁有外國著名大學學位授予權最多的私人教育機構。
冬天睡在學校的桌子上
古今中外的辦學史,幾乎都是靠實力(或金錢或學問、學歷),而周吉夫的辦學史,卻是白手起家,與眾不同。
周吉夫中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個私人辦的學校上班。他在學校的職務是校務員,具體就是負責學生的登記、收費和接待,同時兼招生。當時,他住的地方離學校很遠,為了節約時間,完成學校交給他的招生指標,在嚴寒的冬天里,他帶著枕頭和被子到學校,睡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周吉夫的工作非常出色,他為學校帶來很多生源,半年后便被提升為主任。
全港最杰出營業員
在學校工作2年后,周吉夫經朋友介紹到英資的太平洋行商業機器部當推銷員,憑著一股干勁,他每天下班后及星期六、星期日都超時工作。他的努力并沒有白費,連續5年都名列公司最佳銷售成績之前8名以內,1979~1980年還被評為“全港最杰出營業員”。
周吉夫的目標是不斷積累往上走,但當時公司沒有提升的空缺位置,于是他決定自己出來創業。他選擇了經商,從去批發商手里拿貨銷售開始,到做批發商、代理商,一下干了6年。
四萬元辦校大起大落
經商并沒有令周吉夫滿意。1990年,他用4萬元開了第一間私人補習社,將以前做校務員和推銷員的經驗用以辦學。他到客流量多的商場開教育展覽會招生,補習社很快在1年的時間內從1間發展到18間。
然而,周吉夫畢竟是初次辦校,經驗不足,很快就遭到競爭對手的處處算計、擠壓,無論在人事、校舍轉讓及合作伙伴等方面,都受到多方阻撓。他的補習社很快從18間下降到6間。更讓他難過的是,他的合作伙伴也與他分道揚鑣,使他負債累累。
面對如此境況,周吉夫并沒有放棄。由于資金短缺,他只能租一些位置偏遠、租金便宜的商場作招生展覽會。在一個寒冬的日子,他在某商場付了3天的租金,而到第三天近黃昏時,仍沒有招到一個學生,晚上8點鐘時,其他職員相繼下班離去。周吉夫可惜這些租金和時間,便冒著嚴寒沒有走,一直等到晚上10點多鐘。當最后一批客人從商場出來時,他抓緊機會向他們介紹課程,當場就有4個人報了名,并交了學費。
就是在這種不辭勞苦的精神支撐下,周吉夫的教育事業漸漸打穩了基礎,收入來源穩步上升。
進軍高等教育事業
1994年,周吉夫以他的教育理念與精神打動了在美國教育界工作的王業杰博士和劉健恒教授,他們欣然接受周吉夫的邀請,到香港與他一起發展高等教育。當時,他們的辦事處只有100平方米,沒有雇用職員。在他們的努力下,第一年就招收了180個學生,辦事處擴大到400平方米。很快,他們由代理外國一間學校,逐漸增加到成了8間學校的代理,現在已成為香港課程最多、代理學位最多的私人教育機構。
周吉夫的教育集團里,既有短期的電腦、會計、語言、行政秘書、高級翻譯等實用課程,也有長期舉辦的大學??啤⒈究?、碩士生的教學,還有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為內地新來港學童設立的免費適應課程及英語延續課程等。他們還準備將現有的課程發展到互聯網上。
吉夫的辦學事業蒸蒸日上,而他自己通過學習,已經是工商管理學士,并獲得兩所海外大學頒發的工商管理榮譽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