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示-SumitomoSitix公司人員\"全副武裝\"地正在生產硅芯片
新的技術就意味著清潔和高效嗎?我們都寄希望于高科技,希望它能幫助人類擺脫傳統工業的污染。可是,我們或許錯了。高科技實際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干凈,計算機工業污穢不堪,半導體制造工業本身就是個劇毒的怪物。電腦芯片的制造過程牽涉到幾百種化學物質(許多是有毒的),還消耗極大量的水,不僅會污染水還會污染空氣。同時,被淘汰的個人電腦和各種廢棄零配件堆積如山,高速發展的科技還帶來高速的浪費。
害人不淺
作為高科技工業的前沿,電腦零配件的制造整個就是個大毒源。既傷害工人,又污染環境。硅芯片的生產過程中要用到500~1000種化學物質。其中有一些是致癌物質,例如砷(俗稱砒霜),它被用來增強芯片的導電性,是至關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環。電腦制造業已經開始停止使用乙二醇醚,因為該方法導致生產人員的流產率高達40%,但是其他估計也會影響生育的化學物質還在使用。有些物質非常的新,以至于我們現在還來不及仔細研究它們,更不知道會對人體有什么傷害。
跟影響員工健康相比,更驚人的是對廢料的處理。早在1981年,硅谷有一家叫仙童半導體的公司,就發生過地下儲存罐5萬加侖溶劑泄漏的事故,污染了飲用水源。芯片工業需要用去極大量的水。\"英特爾\"在新墨西哥州RioRancho的工廠每天要消耗400萬加侖的水。排出來的廢水要經過特別的化學處理才能送到城市污水中心。
要知道,芯片只是冰山一角。電路板、顯示器里用的陰極射線管和家用電腦用的塑料都會產生廢氣、廢水及其他廢料。
代價高昂
要清除有毒垃圾代價高昂。正是因為這一點,有些公司,如IBM才開始注意減低廢料的產生。他們想辦法對溶劑進行循環再利用;把一些劇毒溶劑換掉,換成橘汁;此外加強對工作場所的環境監控。原來許多公司用無氧含氯氟烴來清洗線路板,現在大多數公司都不敢用了,尤其是1995年以后,大家都用肥皂水洗了。
但是高科技發展太快了,減少毒性和降低能耗的措施遠遠趕不上產量的飛速增長。現在,全世界每年新生產2200億塊芯片,新增加900座芯片工廠。根據《半導體工業通訊》統計,1999年芯片銷售額是1494億美元。估計2000年和2001年的增幅均不會低于20%。
美國至今為止對高科技工業的態度還是曖昧得很。也難怪,根據1999年的報告:高科技工業是造成美國這幾年經濟繁榮的功臣,近來更是占到經濟增長的三成以上。工作機會、財富、稅收、用水量和污水,都在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下高漲起來了。以鳳凰城為例,它為了吸引日本半導體廠商SumitomoSitix開出了一攬子優惠條件,包括減免80%的稅收、提供550萬美金用于建造外圍進水和排污系統等等。可是鳳凰城本來就缺水,這下子每天又要多用240萬加侖的水。可見,市政府、州政府和國家政府都在犧牲勞工保護和環境來換取高科技的恩惠,所以高科技的毒還會繼續影響我們的環境。?(史聯譯自《Z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