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鴻
湖北省襄樊市二汽基地東風公司襄樊醫院康復科(441004)
關鍵詞肋間神經痛水針法治療
肋間神經痛屬祖國醫學胸脅痛范疇,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自覺癥狀。《醫學綱目》脅痛續法有“傷寒脅痛:支溝、陽陵泉”之說。筆者在臨床中應用支溝、陽陵泉穴位注射治療排除內臟疾患所致的肋間神經支配區的經常性疼痛,并設立針刺對照組,取得滿意療效,茲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治療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0—40歲14例,41—60歲8例,4年以上3例。對照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齡20—40歲13例,41—60歲7例;病程1天—2個月17例,2個月至1年3例。
1.2診斷依據肋間神經分面區出現針刺樣或刀割樣疼痛,時時發作,發有定處,發無定數,咳嗽、噴嚏、深呼吸時疼痛加?。慌懦摹⒎巍⒏?、膽等內臟疾病。
2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2ml注射器5號針頭吸取2ml維生素B12注射液,常規消毒一側陽陵泉、支溝穴,采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刺入皮下組織,然后慢慢地推進,取得酸麻等“得氣”感應后,回抽無血,即將藥物快速注入,每穴1ml,兩側穴位輪流注射,第一次取病變對側穴位,每日1次,5次1個療程。
對照針刺取雙側支溝、陽陵泉為主穴,配期門、太沖、日月、阿是穴、留針30鐘,每日1次,5次1個療程,同時用神燈照射疼痛局部30分鐘。
3治療效果
3.1療效標準痊愈:局部疼痛消失,壓痛消失,咳嗽、噴嚏、深呼吸時疼痛明顯減輕;有效:疼痛較前緩解,發兒次數減少;無效:疼痛無變化。
3.2治療結果見附表,經X2檢驗,痊愈率及顯效率兩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附表:兩組治療2個療程效果比較表
組別例數痊愈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率
治療組2320 2 1 0 96%
對照組2049 7 0 65%
4病案舉例
涂某某,男,47歲,干部。4年前無明顯誘因感左前胸針刺樣疼痛,持續2秒左右,一日發作5—6次,痛處固定,無肩背部放射痛,無明顯時間規律,心電圖、心
臟B超、胸片均無異常發現,期間不間斷服用地奧心血康、谷維素、復合維生素B等西藥物,癥狀無明顯改善,仍時時發作,遂于1998年3月2日來我科診治,查體左側第5肋下緣有壓痛,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診為“肋間神經痛”,予支溝、陽陵泉穴位注射7次而愈。隨訪半年無發作。
5體會
胸脅為少陽經分野,脅下作痛,經取少陽為古訓。支溝、陽陵泉同為少陽經穴,同氣協調,瀉之能和解少陽、清熱化濕、疏肝調氣而鎮痛,是治療脅痛之常用穴。采用針刺治療病程較長,且治療過程中多有疼痛加劇者,病者很痛苦,容易對針刺治療效果產生懷疑而不能堅持治療,使疼痛遷延難愈。采用水針療法,選用對神經炎有治療作用的維生素B12注射液對穴位產生物理性刺激而收效,病程短,痛苦小,效果顯著,易被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