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家衛的電影很有點村上春樹的感覺。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主人公從不強調自己與眾不同,總是說自己如何“普通”:生在普通的家庭,上的普通的學校,過著普通的生活,結交普通的女孩。使讀者寬容而忘情地接受小說中那顆真誠而孤獨的靈魂。王家衛片中的角色也多為邊緣人物,主人公大多無名無姓,有的只是綽號渾名,在王家衛看來,他的主人公有名沒名都無所謂,對這個世界來說,他們只是可有可無的飄泊者。
喜歡王家衛的人很多,看不懂王家衛的人也很多。有人說他的片子有點怪,前言不搭后語。可是生活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碎片挨著另一個碎片,碎片之間總有那么點距離,我們想讓一切都有條有理,有頭有尾,結果發現都是徒勞。就象《重慶森林》里的223,愛情在沒法預知的時間突然過期,你想不明白為什么,可是你知道那是事實,事實是抹不掉的。
王家衛的電影
《阿飛正傳》(郁悶到想流淚,王的最大特色)
《重慶森林》(是王的電影中最輕松的一部)
《東邪西毒》(鏡象華美糜爛,主題深邃而不顯絕對,看過以后,珍惜身邊人)
《春光乍泄》(是表面上的同志電影,換作異性也可,非主流中見主流)
《旺角卡門》(相形之下最顯而易見的商業片)
《墮落天使》
《花樣年華》
《2046》(正在拍攝中)
《北京之夏》(被禁止下再難一見)
破碎的自囈
文/ 櫻櫻
王家衛讓人想起村上春樹。幾乎一樣是絮絮叨叨地描繪一些瑣碎的物品,整個篇幅都象個人的獨白。意識流是不好懂的,而王家衛把它搬到了屏幕上,這種搬遷并不讓人覺得厭倦、迷蒙,你在不知不覺地跟著他的思緒走,永遠也無法明白下一秒鐘會發生些什么事情。個體在這里彼此獨立,人和人之間,永遠都相距那0,01公尺,正是這0,01公尺拉開了我們的距離,而彼此相望,卻無法觸摸,就停留在這個距離好了,它讓我們安全。生活的表面充滿了浮麗的掠影,而深層次的都是碎片,有人一片片地想把碎片拼成美麗的圖案,快拼好的時候,它卻 “當啷”一聲掉在地上,所有的人都在自言自語,人與人之間隔著這讓我們安全的距離遙遙相望。
晃動的時間讓我們不安,223說:沙丁魚會過期,鳳梨會過期,所有的東西都會過期,我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東西是不過期的。我們希冀時間可以在這里凝固。那些瞬間,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擁有,彼此呼吸著同一種呼吸,那些瞬間就如包裝起來的罐頭,它也是有保質期的,過了期,就只能為人們所摒棄,223一口氣吃下了30個過期的鳳梨罐頭,想去愛自己失戀后看見的第一個女人。另一個623對布娃娃說話,對牙膏說話,對毛巾說話,對空的啤酒瓶說話,他們喋喋不休,可是無人傾聽。我們都在失語,那種失語,是無人傾聽的失語,這種狀態纏繞著每一個你身邊匆匆走過的路人,他們行色匆匆,他們無法交談,只能自說自話。
阿菲則是一如她唱片中的形象,另類乖巧得讓人生疼。她愛663,夢游一般地去為他做各種各樣瑣碎的事情。魚兒在游泳,這種飄浮的愛就如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而當663最終轉過身來的時刻,她卻因恐懼而逃跑,逃跑是安全的。家衛的人物都很愛自己,他們對未知的可能的傷害都采取了斷然拒絕的態度,這種拒絕,毋寧是劃了一個圓圈,想讓自己安安全全地活在圓里面。她自由地在空中飛翔,有一天,當她落地,回到男人的懷抱,那一刻,她微微笑著,笑得令人生疼,聰明的家衛沒有再做下去,落地的飛鳥在人群中總會有快樂和悲傷,她會給傷害,也會給溫柔地疼愛,我們無需去想下一步的故事,生命由斷裂的碎片構成,感謝家衛,他在這片森林里講述了無數破碎的離棄,憂傷,孤獨,失語,錯位,最后,不知道他是不是因為自己都在為這片破碎而流血,他想了想,讓那飛翔的鳥兒又飛回,雨停了,她該沐浴愛的陽光。
《重慶森林》要告訴我們什么?
文/狄馬
如果要我尊重自己,我就必須說出我對這部叫做《重慶森林》電影的由衷失望。我知道在一個浮泛、虛妄、盛產“酷男浪女”,并以他們的美學為唯一指歸的年份里,任何一句對于“另類藝術”的褻慢,都會招來眾人的白眼。但我已過了虛榮、浪漫的青春期,已不怕別人說我淺薄。
令人費解的是這個影片前后兩部分的內在邏輯。如果拋開兩個男主人公都是警察,講的都是失戀的故事等外在聯系,我幾乎要說它是“兩張皮”。但話到嘴邊,又吞而下咽。在一個講究跳躍、直覺、非線性等多極思維的年代里,這個問題可能太過老派。
那么,《重慶森林》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當我看到販毒的金發女郎干掉幾個印度雇工跑到咖啡店,而后醉倒在何志武的懷中時,我想它可能闡釋的是一個“有困難,找民警”式的俗套主題;當我看到片警663在空姐“中途轉站”以后,大汗淋漓為小吃店侍女馱運菜簍的動人場面時,我甚至想起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古老格言;但直到最后,我才知道我錯了。王家衛在這部影片里實際上要探討的是一個愛情。
愛情會不會過期?我想是會的。就像鳳梨罐頭一樣它不可能永不變質。“人生不相見,動與參與商”,這是中國古人對生命離合的深沉體驗。看那古冢、墓壙、花前、柳下,戀愛的,離婚的,情竇初開的,另覓新歡的,哪個不曾海誓山盟?愛情,作為一種永恒,被歷代文人反復歌詠,這恰好反證了在現實中的虛空。
然而,像大多數中國藝術家一樣,王家衛不敢、也不愿“把事情做絕”。在歷涉了阿美、金發女郎、空姐、小吃店侍女等種種“幻境”以后,他還是向我們指出了通過愛來獲救的可能;阿武拋棄了BP機,突然接到了問候的傳呼;片警663被侍女離棄一年后又重新相遇……這種種假象使我們從影片開始就獲得的虛無印像變得搖曳起來。它閃爍其辭地向我們暗示了一個有關愛的美好明天。可惜那是一種捕風。
在以如此不客氣的態度指涉了《重慶森林》惡性循環充盈的現狀后,我還是要說它的亮點:即影片主人公無論是對白或獨白都充滿了想象力。導演(或編劇)有一種本事,把任何一種無生命的東西都想象成“類人”的生命體。這樣,毛巾就會流淚了,布娃娃也懂得愛恨情仇了,“牙膏”也會因主人的委屈而醋味十足……如果再加上女主人公王菲的動人表演,我幾乎想說它是一部好電影。——否則,我就很難解釋,我在一個悶熱的斗室里耗費了整整一個下午的原因。
后現代時空下的脈脈溫情お
——對《重慶森林》的解讀
文/張養社
雙刃的利劍——時間
“罐頭上的日期告訴我,我剩的時間不多。如果我找不到那班印度人,我就會有麻煩……”ァ安恢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東西上面都會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也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是不會過期的?”
影片由兩個發生在重慶大廈旁的愛情故事構結而成,而兩個故事的分界卻是一個概念性的時間——5月1日。
在金發毒販林青霞,5月1日是一把達摩克利斯的劍,機票已買好,若在這之前不能將一些事情交工,這把劍就會隨時掉下來傷了自己。
在警員223何志武,5月1日女朋友若不歸來,則愛情將會過期。傷害已然造成,時間只是托辭,是逃避絕望的工具。
一個充滿恐懼,拒絕時間到來;一個滿懷依戀,難挽時間逝去。但相同的是,誰也無力擺脫時間,擺脫影片中那塊不停翻動的黑色日歷版。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現代人越來越對時間敏感了。起床,上班,赴約,交工日,列車班次,股票,當人們被一個個時刻催促著奔波時,人難說已不知不覺地淪為時間的奴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適已然久遠,在守時成為美德的快速而秩序前進的現代文明中,這該欣喜,還是悲哀,我也難說清。
愈狹迫,愈疏離——空間
“每天你都會和許多人擦身而過,卻不一定發生什么事情。當時那個女孩離我只有0,01公分,57小時后,我愛上了她……”
“我們最接近的時候,我和她的距離只有0,01公分,我對她一無所知。6個鐘頭后,她愛上了另外一個男人……”
影片上半部講發生在一個時間上的故事,下半部的故事則多半在空間上展開。警員663梁朝偉與223何志武的空間是一個又一個換勤的街區,和他們或是走在登機舷梯上便可窺探,或是狹迫如鳳梨罐頭般冷寂的家。兩位女主人阿菲與林青霞已飄泊得沒有了空間。阿菲悄悄闖入梁朝偉的私人空間,并在那里放縱地快樂;而這私人空間向她發出正式邀請時,她卻又謹慎地避開,躲進另一個加州——又一個空間。
這部由空間聯綴起的故事,暗示我們這是一群沒有根的人,他們深入在社會的每個角落,卻又象游離于社會之外。飄泊無依,變幻不定,無所適從。在每天都和許多人擦身而過的都市,都市愈大,則個人的空間愈小,愈是擁擠,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反倒愈是疏離。林青霞這位都市叢林的強者,用一襲雨衣和厚厚的墨鏡將自己與他人疏離,梁朝偉選擇室內不會逃避的物品對話而將外界疏離,阿菲的“不愛想事情”——拒絕思考而將自己疏離。人們渴望交流卻又孤獨自閉。
在這狹迫的空間,愛情成為他們指向外部世界的唯一解藥,以至對這解藥的依賴成為一種習慣,這習慣一旦被扯斷,不知所措的結果是向內求救的自閉——梁朝偉,和向外求救的敗頹——搜腸刮肚地打電話約不帶MAY的女孩,在遭到一一拒絕后只能靠跑步蒸發眼淚的何志武。在時間成為一根鞭子,空間無所依托,唯一的愛情又常常過期的時空下,后現代的人們就這樣既功利,又超功利地活著。
既想給予,又怕拒絕;既想接受,又怕傷害——后現代的關懷
王家衛不屬于那種刻意塑造人物的藝術家,他電影里的人物形象并不豐滿。223,663,無名毒販,店員阿菲,看過電影你很難說清他們是怎樣的人。王家衛只是很平面地敘說故事,人物只剩下了符號。來來往往的人物演說著冷靜的表層故事,脈脈的溫情潛藏在平靜的表象之下。
重慶大廈里靜靜呵佑林青霞一晚上的何志武早晨離開時為她脫掉妨礙睡眠的高跟鞋;他自己則在清晨的絕望里收到了一份這位冷酷似堅冰般的毒販的生日祝福。
店員阿菲在目睹663突遭情變而陷入自閉,由好奇、同情而至愛,并偷偷闖入他的私密空間為他療傷,難說這后面不有一種深深的關懷沖動,只是這沖動在現代人功利生活的重重阻隔下,被逼到了交往的底層。
既想給予,又怕遭拒;既想接受,又怕受傷,這就是后現代人面對關懷時患得患失的難堪。正因于此,阿菲只能是悄悄地闖入者,和面對愛情猶疑的遁逃者。但不管怎樣,畢竟,王家衛沒有讓我們對后現代的人際關系完全失望。
對白,旁白,詩意的唯美的鏡頭,冷靜有序地敘事,加上象征、解構、意識流,這是王家衛講故事的方法。你也許會不屑地認為是一種作態,但當你面對《大話西游》里周星馳那段有名的“一萬年”的臺詞,以及《愛情麻辣燙》等一系列蹩腳的模仿時,你應該知道,當代電影,你無法繞開王家衛,無法繞開這部經典的森林。お
(責任編輯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