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炎
拉響"紅色警報"
1949年前后,我國性病流行一度猖獗,估計當時有性病患者1.000萬。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性病,使性病特別是梅毒的發病率迅速下降,并于1964年正式對外宣布我國已基本消滅性病。
20世紀70年代末,性病在我國死灰復燃,發病人數不斷增加,發病地區日益擴大。性病疫情報告連年"紅燈高掛",與艾滋病上升的疫情并駕齊驅,對社會經濟和人民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1999年性病報告數最高,全年總數為83.7萬例,比1998年上升32%。事實上,我國的性病患者遠不止這些,有關專家估計:1999年全國實際新發性病患者至少400萬。
今后性病疫情如何演變,目前尚難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導致性病流行的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如賣淫嫖娼、吸毒販毒或不安全的性行為仍不減少,而性病控制工作又不能得到進一步加強,那么,性病的疫情將呈現上升趨勢,3~5年后,性病發病率可能躍居傳染病"排行榜"的首位。
性病疫情拉響了"紅色警報"!更應該引起警惕的是,有幾百萬患者在診治性病時誤入歧途。
偷偷就醫危險
為了控制傳染病流行,我國采取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制度,對性病也是如此。然而,我國性病報告數和實際患者數之間存在差距超過300萬!這就是說,有300多萬性病患者不在我國性病監測之中,或者說他們很可能未得到規范的治療,并進一步成為傳播性病的根源。
這300多萬性病患者"游蕩"在何處?處境如何呢?
在我國,人們懷疑自己染上性病時或被確診得了性病以后,怕暴露個人隱私、怕遇到熟人、怕通知單位、怕醫生歧視等,而不愿意到"公家"醫院就診。這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找比較隱蔽的個體性病診所診治,有些甚至冒險循著街頭巷尾、馬路電線桿上的"老中醫"、"老軍醫"廣告就診。正是性病患者的這種心理和行為,促生了"繁榮"的性病治療市場。在某些城市一條街道上就開出了幾十家性病門診,看似正規的機構實際是"聯辦"或"承包"性質,披著"合法外衣"干著非法勾當!眾多的性病門診如巨大的"泥潭",性病患者一旦誤入其中,就會越陷越深。
1999年我們在杭州、武漢兩市隨機抽查40家醫院77個相關科室,對性病診治現狀做了一番深入調查,實際情況令人堪憂,很值得性病患者重視。
(1)過度治療很普遍。平均每名初診患者每天藥費291元,最高達2800元。過度治療不但導致診療費用增高,而且造成藥物副作用增加和耐藥現象。淋病的治療方案應為單種抗生素口服或肌內注射治療,而過度治療往往是使用多種進口藥,采用靜脈滴注,延長療程。正規治療淋病的藥費為200元左右,而過度治療收費超過4000元,甚至高達幾萬元。
(2)檢測手段不規范。很多性病診所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和多媒體顯微鏡檢查(MDI)作為常規檢驗,結果造成很多"冤假錯案"。早在1998年衛生部就明文規定:各地暫停把PCR用于性病臨床診斷。MDI實際上是在顯微鏡上安裝一個光學放大器,通過這種直觀的方法檢測性病病原體時,常會造成誤診,用于確診性病是不科學的。
(3)醫生"素質"打折扣。從事性病診治工作的醫生,多為泌尿科、婦產科醫生,未接受過性病專業知識培訓,導致誤診、漏診、不規則治療等時有發生。多數臨床醫生預防觀念薄弱,對病人處置停留在檢查治療上,很少進行健康教育或咨詢解答。性病患者帶著困惑來,又稀里糊涂地離去,以致不能及時走出病痛困擾。
敢問路在何方
幾百萬的性病患者,尤其是陷入誤診誤治的"泥潭"者,如何才能走上正確診治之路呢?
染上性病以后,性病患者首先要認識到,只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性病是有辦法治療的。國家正規的醫療機構實行的是匿名就醫,不管性病是怎么得上的,醫生都會本著人道、人性、人情精神,給予正確的診治,患者不必產生過多的顧慮和擔心。一旦懷疑得了性病,偷偷摸摸地去不正規的性病診所就醫,往往要耽誤病情。第二,性病患者仍需防性病。不同性病之間沒有交叉免疫力,染上一種性病后,如不加防范,仍有可能染上另一種性病;即使性病已獲治愈,若繼續進行不潔性交,仍可能再次感染。因此,防患于未然是關鍵,要遠離導致性病的行為或生活方式,學會安全的性行為方法。第三,被確診為性病患者后,要及時接受治療,爭取早日治愈性病。治療后,還要接受復查,有時淋病等經治療后,一兩天內癥狀可能會減輕或消失,此時不要以為性病已經治愈而無需繼續治療,或者不按醫囑復查。判斷性病治愈有嚴格的標準,不能光靠感覺。另外,性病患者的性伴也要接受檢查和治療。
針對性病診治中的混亂現象,衛生部已著手組織專家擬訂"全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規范",這是一個指導性"標準",對性病的診斷、治療、咨詢等醫療保健服務提出規范性要求。今年衛生部把整頓性病診療市場作為衛生工作的重點,各省市已經全面開展,如濟南、武漢等市已制定了專門的法規,治理工作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