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園
四度獲得美國花樣滑冰冠軍的華裔女將關穎珊,雖然尚未在奧林匹克中贏得金牌,但美國雪佛萊車廠已宣布,將與19歲的關穎珊簽定連續幾年、價值超過百萬美元的“廣告合同”。
雪佛萊不是唯一看出關穎珊具備“毋須金牌就能創造銀子”特質的企業,而她之所以能坐享這些備受歡迎的本錢,靠的是她的場外表現。
1998年,最具冠軍相的關穎珊,在長野奧林匹克勁敵塔拉·李平斯基的兩個高難度三旋轉下,奪標夢幻破碎。就在這一令人心碎的片刻,電視鏡頭突然轉向臺下的她,但見她依然笑臉盈盈,稍后更對比賽發表了一席前所未有的正面言論。
“輸了金牌的她所展現的風格及優雅,遠賽過塔拉的豐采。”俄勒岡大學運動市場學教授里克伯頓說道:“她的表現觸動了全世界母親的心弦,她們都渴望自己的女兒能像她一樣。眼前的這一幕亦正確地示范出,你可以在某些事失敗,但仍在生命中成功。”
出道以來,關穎珊從未對媒體談論她做廣告的原則。日前她破例接受《今日美國報》的訪問說:“如果我抓住每個上門的機會,我的心里定會一團糟,對我而言,花樣滑冰是我此生最愛,其他都是次要的。”
她知道兩年后在鹽湖城舉行的奧林匹克盛宴若能勇奪金牌,敦請她為商品做廣告的邀約一定會如雪片般飛來。但教人詫異的是,“金牌”不再是她生命中的野心,源源不斷的廣告合同亦非她所追求。她說:“驅策生命的動力應不僅是金牌第一,一輩子的辛勤耕耘也不應只看最后的6分半鐘。”她指的是奧林匹克比賽時上場比賽的大約時間。
她最近在加州大學注冊上學,至少在校園內暫時忘卻她名流的身分。但在校園外仍有很多挑戰。
廣告商看準了她擁有龐大崇拜者的事實,因此無不趨之若騖。根據一項針對250家廣告代理商主管所作問卷顯示,1999年排名前10名的廣告名人從麥克爾·喬丹、馬克·馬奎爾、老虎伍茲到第十名的魔術約翰遜,只有關穎珊一位女性以排名第九上榜。
在長野奧林匹克之前,關穎珊替“坎貝爾濃湯”、“美國聯合航空”、“優沛蕾優酪乳”、“卡雷斯湯”等企業做廣告。據粗估,她每年單是做廣告的收入就有兩百多萬美元。
關穎珊不是那種搶盡風頭的熠熠巨星,反倒像鄰家小女孩,尤其她華裔土生土長美國人的背景,更符合新時代廣告人的夢幻理想。
“對女子運動而言,成功的定義比較不同,無關乎輸贏,而是看對輸贏的處理態度。”南加州大學“運動商業”教授大衛·卡特如此說。
關穎珊回憶長野那“役”道:“人們很吃驚我居然能笑得出來,雖然我輸了,但對某些人而言,那晚我成了他們的典范。打從5歲起即追逐的夢,雖然功敗垂成,我仍然能欣然接受!”
難怪當“美商藝電”去年圣誕節尋找一位年輕女孩作為電子游戲女主角時,他們選定關穎珊,只因“她跳脫了未贏金牌的事實”。雖然該游戲并未大賣,不過倒讓“市場評估研究公司”發現一項事實:她的吸引力對同齡女孩并不太起作用,反倒是50歲左右的母親最能被打動。
這樣的分析無損關穎珊的廣告潛力。特別是不會改變1997年就贊助花樣滑冰的雪佛萊的心意。該公司推出的新款車“Cavalier”主打的就是13歲左右的女孩,因為他們認為大約就是這個時段女孩開始對車形成主見。“Cavalier”七成的買者為女性,關穎珊自然成為我們的上上選。
但關穎珊堅稱為產品做廣告不是她的目標,“未想過如何賺更多錢。”
最近她才拒絕一家女性衛生棉廣告,理由很簡單,她不用那個廠牌產品。她說:“如果有人給我數百萬美元要我不再滑冰,我辦不到,同樣無法為了數百萬美元去為我不相信的某種產品背書。”
從13歲即成為媒體焦點的關穎珊對支持者在網上為她設立的網站內容無所不包感到不可思議。是的,她不愛獨處,她很少坐下來看電視花樣滑冰特別節目,她看書時愛將音樂聲調很大。
還有就是她很怕冷。但她是如何冰上保暖呢?“我滑得很快”她半開玩笑地回答。她回答大多數網迷最關心的問題時說:“沒有,我尚無男朋友,我母親說我太年輕,將來等時機成熟,他們會成群飛奔而來的。”
[摘自臺灣《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