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 升澤
工作時從未想過自己是女性
松永名鯉的身上具有一種放手一搏的精神。1977年她大學畢業的時候,父親在一家銀行為她找了一個安穩的職位,她卻毫不領情,自作主張加盟了當時規模很小的“新人”出版社,理由很簡單,“這份工作更有趣”。3年前,這位一有機會就下賭場玩牌的女性再次“賭了一把”,她投奔電信巨擘日本電報電話公司旗下的DoMoCo公司,負責拓展手機上網服務業務。在那里,松永大刀闊斧地改革了傳統營業理念:男工程師們都主張對服務項目收取可觀的費用,而她卻堅持走低價路線。事實證明,她的營銷策略大獲成功。今天,DoMoCo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500萬用戶的日本最大的互聯網服務商,45歲的松永成了日本商界最炙手可熱的女性。然而恰在此時,松永卻表示她準備離開公司去迎接新的挑戰。她說:“在工作的時候我從未想過自己是女的。我只是碰巧才成為女性的?!?img align="center"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00/07/28/qkimageshwxyhwxy2005hwxy200520-1-l.jpg">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她也是碰巧才成為掙工資的女性的。這都是因為她正趕在了日本社會變革的風口浪尖上。今天的日本女性形象再也不是榻榻米上的服務員或者馴順的妻子了。十幾歲的少女們把自己的頭發染得五顏六色,腳上蹬著厚底靴,飄蕩在引領東京時尚潮流的原宿街頭,儼然是那里的主宰;年輕的職業女性們單身的時間越來越長,沒有了丈夫的羈絆,她們可以盡情地旅游和消費;上了年紀的婦女們也有一種獲得新生的感覺:當那些乏味的男人們受低迷經濟打擊紛紛敗下來的時候,許多人的太太都對他們說“再見”。一位女大學生道破了這其中的奧妙:“婦女其實比男人更加自由。她們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男人卻仍在干別人讓他們干的事情?!?/p>
才干比性別更重要
如今滿懷抱負的婦女們正在紛紛走進電腦學校學習網頁設計、電腦制圖技術,希望自己能成為SOHO(在家辦公)一族。婦女們的另一熱點是股市。不久以前,炒股還被婦女們看作是變相的賭博,是見不得人的事情。但是隨著日元的貶值以及股票交易傭金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女子開始在網上炒股。
日本的新經濟正給婦女們更多的自由,在這種背景下,像松永這樣的富有開拓精神的女性取得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也正是婦女們對高科技企業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在那里性別因素并不重要,關鍵要看才干。37歲的矢野菊子和31歲的青木葉子原來都是婦女雜志的編輯,現在她倆經營著東京人氣最旺的一份網上婦女雜志。在日本,特別是在目前這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銀行是很少向婦女提供商業貸款的。但是她倆卻毫不費力地為自己的網站拉到了投資人。目前在日本的1800萬網民中,女性占了44%,面對這么大的市場,精明的投資者能不動心嗎?
互聯網同樣吸引著偏遠地區的婦女。田中是個獸醫,她下決心要把父親的養雞場進行現代化改造,因為她意識到單靠賣雞蛋是不足以維持發展的。她采取品牌戰略,在互聯網上賣雞蛋。她把自己的雞蛋命名為“快樂蛋”,還在網頁上設計了一個可愛的小雞圖標,并用雞蛋在周圍拼出一排水果和甜餅的圖案。盡管這部分銷售收入只占養雞場銷售總收入的一小部分,但它卻是惟一持續增長的部分。
“寄生單身”新女性
年輕的職業女性們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斗著。她們保持獨身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大都與父母住在一起,人們把這些新女性叫做“寄生單身”。“寄生單身”真是要啥有啥:工作、時髦的社交活動她們都不缺,而且自己還沒有什么花銷。她們手上有大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所以“寄生單身”們經常出入于“古奇”、“普拉達”等高檔專賣店,徜徉于意大利皮具店和夜總會之間。盡管經濟不景氣,但她們仍然是商店和赴外觀光團的??汀?/p>
日本女性在新經濟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對她們來說,做出抉擇有時是很痛苦的。但無論如何,在信息社會里,那些困守在舊體制里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