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澤泉等
許柒零,安徽省長豐縣杜集鄉段巷村劉圩村民組村民,現年30歲,育有兩子。她與丈夫劉云禮一直以務農維持生計。正值而立之年的她,完全知曉健康的體魄對自己、對家庭的重要,也深知換腎會給自己帶來諸多后遺癥,但她沒有猶豫,也沒有后怕,以自己質樸的情感做出了“全國第一”的驚世選擇,成了全國首例異性(兄妹)活體腎移植的供腎者。在此之前,我國醫學史上,僅出現過同性換腎的例子。
苦水中泡大的兄妹
許林應、許柒零兄妹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鎮白水村一戶農民家庭。家中兄妹7人。許林應生于1952年,排行老大,許柒零生于1970年,排行老小。勤勞本分的父母親土里扒食,艱難地拉扯著7個孩子。
那個年代,饑餓和窮困使生活的燭光忽明忽暗,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總給許家那低矮的屋檐帶來不盡的歡笑。
1969年10月,是許林應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17歲的他揣著一顆對生活滿懷憧憬與希冀的心,離開家鄉,來到山西太原,成了一名光榮的軍人。在部隊里,他進步很快,不久,便入了黨。
1973年,服役期滿的許林應回到了老家,重新操起鋤頭。這年,恰逢安慶衛校招生,村里便推薦他去應試。許林應不負眾望,榜上有名,脫下軍裝的他成了安慶衛生學校藥劑專業的學生。1975年,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妹們,許林應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回到離家不遠的潛山縣水吼中心醫院工作。
1976年,許林應和一位姑娘相愛了。為了省錢接濟弟妹上學,1978年元旦,兩人什么家具也未置,只是發點喜糖就把婚事辦了。
許柒零是家里的老小。許林應最疼愛的就是這個乖巧的小妹。許柒零也自小就把大哥看作是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讀書讀到初一,家里的情況不允許她再讀下去,許染零只好輟學回家。
放棄學業的許柒零是個勤快人,家務事田里活她樣樣能做,農閑的時候,許柒零也和其他姐妹一起去幫打井隊干小工。在這群打井者中,有位干活不惜力、模樣憨厚的小伙,吸引了許柒零的目光。這位小伙叫劉云禮,家住安徽省長豐縣杜集鄉段巷村劉圩村民組。兩顆年輕的心靈撞出了火花。
村里人知道許柒零愛上個外地人,紛紛勸她:“長豐那么遠,那么窮,以后嫁過去有你吃的苦。”許柒零笑道:“小劉人好,我和他都有一雙手,不怕今后沒好日子過。”
1990年,一個丹桂飄香的日子,許柒零離別了生她養她的故鄉,嫁到離家四五百里外的長豐。臨行前,大哥許林應拉住她的手說:“妹子,以后過日子有什么困難就告訴大哥一聲,大哥會幫你的。”許柒零灑淚揮別家人,和樸實憨厚的劉云禮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
自打許林應患上腎病,全家人心頭便籠罩著驅之不去的陰云熜∶瞇砥飭愀是憂心如焚
早在1974年,許林應就讀于安慶衛校時,他就發現自己皮下有出血點,小便里也有血。經診斷,他患的是過敏紫癜性腎炎。服過抗過敏藥和激素,不幾天,癥狀就消失了。
參加工作后,許林應的過敏紫癜性腎炎每隔一段時間便發作一次,每次發病,都是服抗過敏藥物抗過去的。1984年,擔任潛山縣橫中鄉衛生院院長的許林應被調到潛山縣醫院辦公室擔任主任之職。幾年中,也許是沒有和藥品直接接觸,他的舊病沒有復發。
1993年,已調任縣藥品監督所所長的許林應的病情急轉直下,血壓升高,頭痛難止,腎臟開始漸漸萎縮。彩超檢查,結果是:雙側腎萎縮,病毒性發炎。許林應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正一步步走向盡頭。可倔強的許林應有著豁達、樂觀的心境。1996年6月,在潛山縣初級衛生保健達標驗收中,他獨自承包了一個片。一次,他連夜整理材料,引起頭疼、嘔吐、全身麻木,被送往醫院,經查屬慢性腎衰,還患上了尿毒癥。得了尿毒癥其實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要想維持生命,只有做血液透析,做一次要好幾百元;要想挽救生命,只有做換腎手術,換一個腎需要十幾萬元。
在我國,目前供移植的腎源嚴重不足,且移植的腎要求血型相同,基因6個點中至少要有2個點匹配。
遠嫁長豐的小妹許柒零得知大哥得了尿毒癥時,悲痛欲絕。大哥上有父母下有女兒,是家中的頂梁柱,一旦倒下了,咋辦?記得自己小時候,如沒有大哥上班后的經濟周濟,哥姐們想活命都難。如今,大哥生病已經花費了一大筆,家中一貧如洗,哪有錢去換腎?多少個夜里,許染零都從睡夢中驚醒:“大哥,你不能死,不能死啊!小妹一定要讓你好好活下去!”
一次,在與鄰居閑聊中,許柒零得知本鄉有位青年因車禍切除了體內的一個腎后,照樣能下地干農活。這消息好似一道閃電劃破黑暗的心空,許柒零心里一動:我要是能把自己的腎移植給大哥該有多好啊!她為自己這一大膽的想法激動得一夜未眠。這個念頭從此在許染零的心頭扎下了根。
許柒零,這位剛到而立之年的農家女子毅然走上了活體腎移植的手術臺
患上絕癥的許林應是不幸的,同時,擁有濃濃親情的他又是幸運的。在許林應病入膏肓的日子里,親人們日夜焦灼地陪伴在他床榻邊,與他一起熬過他人生中這段最黯淡的時光。
得知大哥生命垂危的情況時,許林應惟一的弟弟許林民正在地里干活,他顧不上放下滿是泥水的褲腳,心急火燎匆匆趕至大哥家。他攥住大哥的手:“大哥,我的腎是健康的,我要把它換給你!”年過七旬的母親含淚勸阻:“那咋行!你在家是主勞力,孩子還年幼,一家人全指望著你呀,萬一手術時有個三長兩短,孩子咋辦?要換就換我的吧,反正我活到這個歲數,死也值!”一家人為到底換誰的腎爭論不休,誰都不甘示弱,誰都試圖說服別人,誰都愿將責任扛在自己肩上……
1999年9月的一天,許柒零從婆家長豐趕到老家潛山,看望病中的大哥。望著夕陽下倚在藤椅上的大哥那慘白的臉龐,她的心揪緊了:“大哥,記得我小時候,你省吃儉用接濟家里,照顧弟妹,現在你有難,做小妹的要幫你一把,讓我把自己的腎換給你吧!”許林應抬起眼,看著已經做了兩個孩子母親的小妹,態度堅決地說:“好妹子,這不行!你嫁到離家四五百里外的長豐,倘若換腎后你身體極度虛弱,干不了農活,大哥一家也無法對你有所照顧。你從身上切下一個腎,也許會留下后遺癥。另外,異性之間活體腎移植在我國還沒有先例,假如切腎時大出血……大哥不怕死,只要你們都活得好,我就放心了。”
那天晚上,兄妹倆促膝而談直至凌晨。
見病情不斷惡化的大哥執意不肯,急壞了的許柒零搬來丈夫開導大哥。許林應急了:“我是學醫的,從醫學角度講,異性腎臟分泌的激素不一樣,能不能移植成功沒把握。再說女子腎臟功能比男子弱,能否起到排毒作用也說不清……”許柒零抓住大哥的手說:“大哥,你是家中的臺柱啊,不換腎,你就可能……我是下了決心把腎換給你的呀。”淚眼模糊的許柒零抬起頭來,見大哥仍一個勁地搖頭。許柒零要為大哥獻腎的事,因大哥反對而暫時擱淺。
日子一天天熬過,好不容易挨到1999年初,許林應的病情愈來愈重了。許染零從幾百里外的長豐急匆匆地趕來了。這幾天,她總是夢見大哥,總是從不祥的睡夢中驚醒,“大哥,你不能走,不能走啊!小妹一定要讓你好好活下去!”這次,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說服大哥,讓大哥接受她換腎的請求。她把父母和哥姐5人全叫到一起,告訴大家她的決定。
許林應一聽急了:“我不要你換腎給我!任何人的腎我都不要!”許柒零伏在大哥枕邊,慢聲細語地勸道:“大哥,我有兩個腎,換一個給你不礙事,還能活著,還能干活;而你換上一個腎,就不會死。侄女和大嫂不能沒有你,父母和弟妹們也不能沒有你呀!”樸實而真摯的話語,燙熱了一顆久經絕癥折磨的心,許林應淚流滿面。
見許柒零如此堅決,二老只得掉轉頭來勸大兒,弟妹們也一齊勸大哥。許林應見情已至此,只得含淚應允。懂醫的他心里還保留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移植還得經過醫院的血型檢查,如果血型不同,基因沒有至少2個點可以對上,那時,小妹也就無話可說了。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移植中心手術臺,小妹鮮活的腎臟順利植入大哥體內
1999年11月18日,在眾親屬的陪同下,許林應、許柒零兄妹走進了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腎移植中心。他們這趟來是為了做腎移植前的配型檢查。經科學配型,許林應、許柒零兄妹倆血型吻合,基因有4個點均對上50%,這就是說,這對兄妹理論上可以進行活體腎移植手術。得知自己能夠給大哥獻腎,許染零像童年時那樣高興地摟住大哥的脖子說:“大哥,你有救了!”許林應心里喜憂參半,喜的是生命里出現了一縷希望的曙光,憂的是換腎可能危及親愛的小妹的生命!在他的潛意識里,多么希望小妹和他不能配型啊!
配型結束后,他們從上海回到安徽。已是尿毒癥晚期的許林應的生命之燈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抓緊時間,我要救大哥!”許柒零催促大哥,于1999年12月18日再次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移植中心。許柒零善解人意的丈夫劉云禮也隨同前往。到達上海的第二天,許柒零便提前住進醫院,進行腎移植手術前的全面身體檢查。
2000年1月4日,手術前一天,陪同前來的潛山縣衛生局領導有點擔心:親屬間的異性腎移植在我國醫學史上沒有前例,萬一手術失敗,怎么辦?許柒零看出了他們的疑慮,毅然寫下如下文字:手術出現一切后果,責任自負! 在手術簽字單上,劉云禮,這位樸實憨厚的莊稼漢用顫抖的手簽上自己的名字,把愛妻送上了手術臺,讓她去完成救大哥的壯舉。
2000年1月5日上午8時30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移植中心。許林應、許柒零兄妹倆同時被推進手術室。腎移植中心副主任徐達為許柒零做右側腎切除手術,該中心博士后王醫生為許林應做腎臟植入手術。
這不是一場單純醫學意義上的切割與連接,這是人間地老天荒的兄妹至情的延續,是在無常的生命隧道中完成的愛心牽手!
11時30分,許染零的右腎切除手術獲得成功。身體虛弱的她醒來后第一句話是:“我大哥怎么樣?”14時30分,移植上小妹右腎的許林應被推出手術室,手術也獲得成功。當晚,許林應便從昏迷狀態中蘇醒,醒后,他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小妹怎么樣?”
如釋重負的許柒零對前來采訪她的記者說:“我是他的親妹妹,把自己的腎換給大哥,我是自愿的。如果我和大哥換個位,大哥也會這樣做。”
懷著一顆平常心的許柒零,腎切除手術剛過十來天,便嚷著要出院回安徽長豐。醫生和親友勸她:“多住些日子,養好身體要緊!”許柒零說:“大哥治病已花了很多錢,我多住一天,就要多花費一天,莊稼人沒有那么嬌氣,回家調養調養就好了。”1月17日,倔強的許柒零辭別仍住在醫院的大哥,回了安徽……
2月14日,換上小妹右腎的許林應也回到了安徽省潛山縣的家中。這個多年缺少笑聲的屋檐下從此又飛出了串串歡笑聲。休養在家的許林應在庭院里種養了許多花草。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正在休養的許林應最掛念小妹,他說:“雖然我移植了小妹的腎,生命得以延續,但移植腎臟存活期不會特別長。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有一天我告別人世,如果可能的話,我想把體內的腎再還給小妹,并把我的眼角膜捐獻給失去光明的人。”M
(責編 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