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鳴
有位媽媽每次帶她3個月大的兒子出去,不僅要給孩子帶上尿片,包里總還要帶上幾件寶寶的替換衣服還有自己的替換襯衣。因為幾乎每次喂食過后,寶寶都會吐,有時候一天要吐6到8次。爸爸媽媽為此十分擔心,這樣吃了吐,他吸取的營養怎么會夠呢?
兒科專家認為嬰兒時期有嘔吐現象是完全正常的。起初的幾個月,只要寶寶每天吸入的奶達到一盎司,以正常速度在長,又沒生什么病,你完全不必為了寶寶的嘔吐而擔心。
父母擔心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孩子似乎吐出來的比吃進去的還多。吃進去不過數調羹,吐出來怎么有一大攤。有兒科醫生建議家長做這樣一個實驗:把一調羹液體倒在毛巾上,看看是多大一攤。這樣或許可以幫你解除憂慮。
為什么寶寶在1歲之內特別容易嘔吐呢?主要是寶寶的胃管同成人的有所不同。胃賁門閉合著,也就是說食管的括約肌還未成熟。所以嬰兒的胃就像一個氣球,不能太飽和。太滿或半滿的時候,飽嗝和其他方式的擠壓會使里面的東西泄漏出來。一旦賁門發育成熟了,這種情況就少而又少了。
大多數孩子到了4~6個月,嘔吐的頻率就大大減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消化系統已經發育成熟,可以吃固體食物了。固體食物較為厚實,不像液體那樣容易引起孩子嘔吐了。
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嘔吐,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具有保護性意義的生理現象。它表示孩子對某種食物不能消化,或有過敏,或此時消化機能失常,嘔出以減輕胃的負擔。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嘔吐往往還有原發病的各種表現。醫生會根據嘔吐與飲食的關系、起病的急緩、發病的年齡和伴隨的癥狀來分析原因。在新生兒及嬰兒時期常見的疾病有食道閉鎖、腸道不同程度的閉鎖等先天性畸形;嬰兒期有幽門肥大性狹窄或幽門痙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