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俊豪 劉宏勛
自95式槍族白光瞄準鏡陸續裝備部隊以來,以其體積小、質量輕、外觀簡潔、配槍協調、裝卡迅速等特點,贏得了使用部隊的廣泛贊譽。那么,如何正確用好它,使其更好地發揮效能?現談幾點體會,以供參考。
(1)掌握正確的瞄準方法,提高瞄準鏡的使用精度
白光瞄準鏡同其他光學瞄準鏡一樣,均是通過物鏡光軸和分劃來賦予武器射角和射向的。射手用目鏡所觀察到的景況是經過放大了的物體正像,在對目標射擊時需同時看清鏡內的分劃和目標,此時往往使射手容易忽視瞄準鏡的使用精度,其影響因素是出瞳距離和接眼的角度。以上兩者選取合適,瞄準鏡視場內各點的光線均能進入眼內,否則,瞄準就會產生偏差。如果射手眼睛離出射光瞳位置過遠或過近,則瞄準鏡視場內將出現圓形暗影,使視場縮小,并增加了觀察和射擊的難度;如果眼睛偏向了瞄準鏡光軸的一側,則在瞄準鏡視場內眼睛偏向的一側會出現月牙形暗影,此時射彈就會偏向暗影相反的一側(見圖所示)。鑒于95式槍族瞄準鏡置放較高,射手瞄準時應力求使頭部擺正,眼睛貼近眼罩并位于眼罩中心,這樣既能觀察到全視場,又能提高瞄準的精度。
(2)適當調整鎖緊間隙,鎖緊扳手旋轉角度不宜過大
從個別部隊射手反映的情況看,在使用瞄準鏡矯正射效后,如果把矯正好的瞄準鏡卸下來,再重新安裝固定在同一支槍上,進行射擊時偏差較大。但我們在實踐中感覺這一變化并不明顯。經分析,估計是射手對鎖緊間隙調整不當,鎖緊扳手旋轉角度過大造成的。每次裝鏡前,應先將瞄準鏡試裝在鏡座上,向前推至定位時,應稍感覺有阻力,否則應調整制緊塊與燕尾座的配合間隙。裝上瞄準鏡后,鎖緊扳手旋轉角度不宜過大。由于鎖緊扳手與槍配合的夾緊部位不在同一高度,所以鎖緊機構的鎖緊扳手所產生的力矩不能像正常的鎖緊結構那樣直接傳到制緊塊上,需要通過凸輪軸及杠桿的作用完成鎖定。凸輪軸為多面軸結構,在一定限度內旋轉角度越大制緊力越大,當超過這一限度后,鎖緊力反而減小。許多射手在熟練掌握了79、85式狙擊步槍瞄準鏡的鎖定方法后,習慣于將95式槍族白光瞄準鏡逆時針旋轉360°固定,結果適得其反,造成剛矯正好的瞄準鏡卸下來再裝到同一支武器上相差較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3)兩種武器的初速不同,自動步槍瞄準點要相應抬高
95式自動步槍和95式班用機槍采用同一瞄準鏡,但由于兩種武器的初速不同(自動步槍915m/s、班用機槍945m/s),所以彈頭在空氣中飛行時的彈道也就不同。一般來說,兩種武器在精度射擊時(200m內)無多大變化。由于輕機槍初速較大,槍管前有穩固的腳架支撐,平均彈著點基本上接近射表數據;而自動步槍則要相應提高瞄準點。根據我們的體會,在250m距離上應比原瞄準點提高5cm;在300m距離上瞄準點應提高10cm,距離每增加50m,瞄準點就相應提高5cm,依此類推。◆
(編輯/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