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段玉光

代代木的事務所,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棋手們聚集的場所,這是在向研究會發展啊。
專業的圍棋會所
是的,在林海峰成為“名人”的第一次研究會結束之后,接著替換了一些會員。在阿佐谷的自己家里舉行了第二次研究會,大概進行了兩、三年吧,然后就在我的事務所舉行了第三次研究會。
這期間來了很多棋手,以家在附近的小林(林海峰)為首,還有加藤正夫、石田芳夫、武宮正樹、曹薰鉉、趙治勛……趙治勛剛來的時候還沒有入段,大概有十歲或十一歲大吧。
雖然也進行過講評,但對象大多都是快棋。棋局對手在不斷更換,而主人卻一成不變,只有我一個人照看著。可以說是圍棋會所罷——專業棋手專用的圍棋會所。
但是看場的老板卻是強得可怕啊!(笑)
讓我生活能輕松一點的是指導費。我和薰鉉經常下棋,他不但能下出令人吃驚的厲害步數,還下得很快,要論才能可是第一流的。如果說還有其他人的才能令我咂舌的話,大概也只有前面說的鈴木圭三和中國的馬曉春之類的人才了。
和薰鉉下棋,一般五分、十分鐘就會下完。然后就會說,那再來一盤吧。合計起來大概有一百局左右,這你大概沒聽過吧。
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學的,一個小孩子卻像有一百歲似的。據說玩麻將的時候可以把大人像冤大頭一樣玩耍。那時候,他是瀨越先生的入室弟子,卻幾乎每天都在鎖門之后回來,聽說因為跳墻而經常被訓斥。
這跟先生您的少年時代很像啊。
嗯,真是個可愛的小家伙啊!在昭和四十七年,因為到了十八歲要服兵役而回到了韓國,如果他繼續留在日本的話,當然也能成為爭奪頂尖地位的高手。
和加藤君也下了很多棋。但他一到形勢險惡的時候就會陷入沉思,呆在那里。我就會坐在那兒打瞌睡。然后突然之間傳來很大的棋子落盤的聲音,我嚇了一跳,爭開睡眼,就會下一手臭棋,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那時候,加藤君是最固執的,即使跟他講清敗因,他也不會接受,只是默默地坐在那兒。據加藤君說“那是因為剛遭受失敗而在那里惋惜。”
幾乎每天都來下圍棋的還有芹澤博文等下將棋的一伙人,還有不動產的關系戶以及要債的人也常來,可真要我的命啊(笑)。
另外,好長時間沒有問鼎的名人戰,在昭和四十五年的時候,又重新成為挑戰者,以四勝兩負的戰績擊敗林名人,而重登名人之位。
連續三年的名人戰
那一屆的名人戰聯賽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場就輸給了本田邦久君。
輸了之后在從大阪返回的新干線中,一想到“啊,今年的名人戰也不行了”的時候,不知為什么就流出了眼淚。因為輸棋而流淚,這是在我入段第二年的大手合比賽中八連敗后所流的第二次眼淚。不過這次之后卻連勝而最終獲得了挑戰權。流淚也許并非壞事,因為那次八連敗之后也跟著八連勝。
讓我們看一下第九屆名人戰中,被稱為秀行流的名局的第四局吧。
也稱不上什么名局,不過確實有一點我的特點。白32手下得怎么樣呢?如果下白A進攻壓迫,后面就會跟著下黑B、白C。如果黑下到157位,白棋也許應該擺到81位吧。
白46以下的棋欠考慮,如果先占到60位的話我認為就會延緩戰局。黑55和59占據了要害部位之后就好辦了。
白72下得大概有點過分,從黑73到77的切斷使白棋的窘境深刻體現出來。黑81應走82位攻擊才是最佳選擇。
黑101、109是為了爭奪實地而打的如意算盤,如果白110手先下在112位的話,就不好說黑棋是否能取勝了。
黑125、127手被稱為是絕佳的妙手。
那是為了防止白144的動出而煞費的苦心。在實戰的時候,變化只是對角的不同而已。
在重登名人寶座后,第二年也就是昭和四十六年,在林九段的挑戰下落敗,而在四十七年再向林名人挑戰時差一步而未能成功。三年連續的名人戰使圍棋界興盛了起來。
四十六年和四十七年的名人戰讓我感到有一點像我一個人在相撲。有太多破綻。
大概是四十六年吧,當時有人說“老師被學生搶走了風頭。”
也沒什么,不斷地傳授,使年輕人變得很強不也很好嗎?我也得更加努力、向上發展也是好事。我不會那么小器的。
而且,當時正因為欠款而忙得不可開交,也算下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