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兆峰
問題圖
(取材于韓國第28期名人戰挑戰賽第二局,李昌鎬九段執黑對曹薰鉉九段):對黑1點角,白先以2長問黑應手,再于4位擋的下法,頗具謀略。白6扳頭之后輪黑下,黑方應如何行棋?

實戰進程圖:
黑7小飛進角時,白8轉向左下掛角。至黑11,雙方各行其是。
白12反夾是當然的積極態度。但是白14的大跳值得推敲;白14如改于A位小跳,依然伏有下一手在20位或15位的整形手段,黑棋若應15位,白可在34位小尖,白方這樣的棋形將好于實戰。
黑17跨,沖擊白形弱點,機敏。
參考圖一:
白如依本圖在1位沖,則黑2虎斷絕好,進行到黑6為止的結果,黑方取得聯絡并獲實地,白棋重滯且缺乏眼位,白方顯然無趣。
實戰白22也有問題,由此招致后來黑29的再度跨出。白22改走30位飛較為妥善。
黑29、31出手很重,白36、38發動劫爭煞費苦心。
參考圖二:
白1、3先定型,則黑4斷之后,6、8手法緊湊,白棋在左上找不到合適的劫材。
參考圖三:
在參考圖二中,白1打、3接是期待黑方接下來如本圖,黑1自行消劫,白棋得以在2位補,收取實利,白可滿意。
實戰白40尋劫,黑41消劫,形成轉換。弈至黑55的結果,黑方得利。
白56先點,與黑57沖做交換之后再下58扳頭是好次序。
參考圖四:
白1直接止住黑頭的下法輕率。黑2斷打,4長有力。
此后,如白再下A位點,黑就在B位接住。本圖白棋處境困苦。
實戰黑59至63是目前局面下的簡明定型。
黑65點角是此際的大棋。
由于白在66、67交換之后下了68、70,黑方的對策需慎重考慮。
解答圖:
黑1、3扳粘,再以5夾做活的下法,乍一看到有些奇怪,其實正是李昌鎬經過審視大局之后的正確決策。
黑棋1、3的好處在于選擇了正確的行棋方向。
參考圖五:
黑1從這里扳是常識性的下法,是“定式”。但是,白2下立是“場合好手”。以下黑3、5的進程有必然性。
黑7分投是大場,這手棋如改于A位渡過,則白在7位拆,十分滿意。
本圖過程中黑9若改在B位小尖,白棋有A位擠的對策,以下黑10,白C,黑9,白D,如此則黑只能在E位撲,打劫求活。當白在C扳時,黑9擋如改于E位打吃,白即在F位打,仍成劫。
F成本圖白10扳的結果,黑方不如實戰。
實戰黑5夾、7渡以下的著法頗為實用。黑13至19連爬之后,21貼的動出嚴厲。
左下一帶的激戰至黑39(即實戰第109手)告一段落,黑棋取得了局面的優勢。
本局共弈171手,黑棋中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