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南
兩次擂爭十盤棋
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六月,我與木谷實七段的鐮倉十盤棋結束后,讀賣新聞社又開始籌劃下一次的擂爭十盤棋。結果,尋遍棋壇,在秀哉名人逝世后能作為我的對手、可令天下棋迷注目的,除了當時在野的棋界“最長老”、棋正社的總帥——雁金準一八段以外,別無他人。由于當時的日本棋院里八段棋士空無一人,按理能與雁金先生以分先抗爭的對手并不存在。然而,因雁金先生本人曾開過尊口“我想與吳清源以分先對弈一次”,讀賣新聞這才將我擺在“日本棋院代表”的位置上,希望我與雁金八段分先對弈的十盤棋能夠付諸實施。當然,讀賣新聞社的本意是打算給昔日與本因坊秀哉爭奪“名人”而下野的雁金八段一良機,使他東山再起,望他獲勝后名正言順地享受圍棋界“最長老”的優厚待遇。
雁金先生與秀哉名人決裂后結成了棋正社,日本棋院與棋正社向來就勢不兩立,尤其在段位等問題上有過很大的磨擦。為此,日本棋院不可能輕率地應諾與棋正社進行擂爭十盤棋。于是,雁金先生為了促成此次的擂爭十盤棋,便離開棋正社,重新結成了瓊韻社。果然是位德高望重的棋壇宿將,帥旗一動,棋正社里景仰他的棋士們,除了高部道平八段留下外,紛紛隨去加入了瓊韻社。
鑒于雁金八段離開了棋正社,日本棋院再無理由拒絕我與他的對弈。這樣,一番周折后,我對雁金先生的擂爭十盤棋終于決定下來。
在限用時間上,雁金先生希望采用長時間,我則希望越短越好。經讀賣新聞社的調停,最后決定各為十六小時。對局場選擇了位于鐮倉腰越的“讀賣海道場”。并且,讀賣新聞社為了此次對局,在正屋附近可眺望大海的“松木立”的中央又新建了一座非常雅致的茶室式對局室。這次擂爭十盤棋我若敗北,將有損于日本棋院的名譽。因此,空氣顯得異常緊張。由于雁金先生非日本棋院所屬,迄那時為止難得與他對弈,也從未研究過他的棋譜。只在我為四段的時候,有一次在讀賣新聞社舉辦的擂臺戰中排在第十位與雁金先生遭遇,那時我黑先勝了兩目。當時是在數寄屋橋的旅館對局,是我來日本后第一次在旅館的“宿店封閉”式對局。
早在相當于日本棋院的長老——瀨越先生入段之前,雁金先生就已經是身居六段的高段強手了,據說他曾深受本因坊秀榮名人的寵愛。秀榮名人稱贊他的計算精深時說:“雁金能看破千手無一遺漏,真是難以對付!”雁金先生不但神機妙算,而且還是治孤名手,與我捷足先登為特點的棋風截然不同。他行棋堅實無比,一般在中盤開始就像坦克馳騁一樣,所向披靡,以“力戰之雄”著稱。
昭和十六年八月五日,我們開始在“讀賣海道場”宿館三日,下完了第一局。雁金先生執黑先投,也許因為與正式對局的疆場闊別多年的緣故,老將軍并未將其功力全部發揮出來。我趁機先聲奪人,執白獲得了中盤勝。
第二局是十月一日我黑先開局。這盤棋我被雁金先生深厚的功力狠狠地教訓了一番。尤其是那強韌的粘著力,在我與其他棋士的對局中從未遇到過。從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場激烈絞殺,名副其實地成為短兵相接的肉搏戰,直殺到第三天仍然毫無結果,我從中盤開始一直是寸土必爭、苦戰惡斗,咬緊牙關頂住了雁金先生的猛攻。然而局勢仍然是以白棋略占優勢進入了第三天。那最后一天的夜里,我們兩人都筋疲力盡,尤其是雁金先生不顧高齡鏖戰,據盤側人講,老將軍早已氣喘吁吁了。當時黑棋仍然繼續在苦戰,于勝負不明的形勢下絞殺不停。也許因為氣力已到絕盡之界了,在第208手,雁金先生不慎誤出失著??上绱嗽⊙獖^戰之后,一盤好棋因這一失著使老先生前功盡棄,局面一下子傾向對黑棋有利,我終于獲六目勝。我想,這盤棋如果雁金先生不出現失著的話,很可能執白獲勝,并且必然成為白之名局而流芳百世、令后人贊頌。
第三局在臨近年末的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下完。此局我執白棋,雁金先生的黑棋打入白的大模樣中,顯示出治孤名手的真正面目,將我的大模樣踐踏無余。最后我以四目敗北。
第四局于昭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下完。此局之前,即二月七日我舉行了婚禮,這是我婚后的第一戰。我執黑先投,若是贏下這一局,我將處于優勢地位;相反,敗了,則等于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一切再從零開始。因此這一局關系重大。幸運的是此局我搶先占了大場,到第三天的下午取得了優勢,然后步步為營、加倍慎重地打下去,終于贏了三目。第四局獲勝后,我三勝一敗。
第五局開始前,即昭和十七年三月初,我與小田秀人先生一起,因宗教上的事情去中國大陸和朝鮮大約旅行了兩個月。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訪問大陸的紅位幔如若一切都順利,“璽宇”也希望能像昔日的大本教那樣,與大陸紅位崢展宗教上的交流。這是秉承教主峰村教平先生的意思,鑒于當時的形勢,打算拜訪北京紅位嶙茉海請總院盡快向日本派遣布道團。
當時的北京設有日本政府“興亞院”的一個常駐機關。“興亞院”屬官居大臣的青木一男先生統轄。我們一到北京,首先拜訪了“興亞院”的駐京機關,與負責調查監督大陸宗教動向事務的志智嘉九郎先生會晤。志智先生與橋本宇太郎交誼深厚,戰后曾在日本關西棋院擔當理事。他愉快地接待了我們,并對有關紅位岬氖慮橐灰謊問。我們也對此作了詳細的說明。
翌日,我們同志智先生一起訪問了紅位岜本┳茉海拜見了“世界紅位嶙畛だ稀薄—許蘭洲先生,并向他請求派遣布道團。于是,立即拜求壇訓。結果得到的神文啟示是:“參拜了天津紅位嶂后,有關派遣布道團之事,在濟南道院問明。”
當日無話,晝短夜長。一聲雞叫迎來了北京又一個美麗的黎明。這一天,我來到幼時常去以棋會友的“來今雨軒”出席一個別致的歡迎宴會,一番受之有愧的款待,令人終身難忘。
我們從北京總院出發,經過天津道院巡禮,然后長途跋涉到了“滿洲”與朝鮮。五十天之后到達濟南道院。在那里拜求壇訓,得到的神諭是:“因時勢艱難,目前派遣布道團不甚適宜”。總之,鑒于日中關系越發惡化,宗教上的交流也成為不可能的事了。
對雁金準一先生的第五局從五月二日拉開戰幕,那是我從大陸返回后的第三天。雖說我疲憊未消,倉促上陣,一度曾擔心能否在三天的激戰中堅持下來。不過,十分幸運,我下出了五局中難得見到的得意之棋,終于執白一鼓作氣地取得了中盤勝。
其實,那陣子我熱衷于信仰,比起對局來,曾覺得信仰應勝于萬事。此念雖重,但實際上自昭和十三年從富士見療養所出院以來,不顧大病初愈,無論是對局還是有關宗教的事情,我都風雨兼程地奔忙,目不暇接地應付?,F在回想起來,那樣地拼搏,竟然能維持住身體不再犯病,真是萬幸。我想:正因我自恃年輕,既在對局場上全力以赴,又在信仰中竭盡虔誠,因此才獲得了如此的成功啊!
對雁金先生的擂爭十盤棋,到第五局止,我四勝一敗,把老將軍逼退到“僅剩一城”之地。若是第六局也拿下,凈勝局上將超過雁金先生四局而多勝一籌。鑒于此形勢,有關人士考慮到雁金先生的名聲與健康,決定將第六局以后的對局全部中止。
對雁金先生的擂爭十盤棋結束時,日本卷入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國內到處都籠罩著一層戰爭色彩。圍棋界亦不例外,昭和十六年,結成了所謂“棋道報國會”,棋士們被迫奔赴各地去慰問傷兵及“勤勞動員”的人。昭和十八年的夏天,我也到釜石制鐵所慰問過。當時慰問團長是島村利廣六段,我們大家一律頭戴戰斗帽、腿上纏綁腿。去釜石的路上盡是隧洞,我們被蒸汽機車噴出的濃煙一熏,個個如同鉆進煙囪里的老鼠一樣。更麻煩的是頭發、胡子全都粘滿煙灰,黑光油亮,無論用臉盆洗幾遍都清除不凈,弄得大家啼笑皆非。慰問的主要工作是請傷病號作對手下棋,倒也并非難事。
棋士中也有許多人被迫應征入伍,不久都奔赴前線。據說在軍隊中,有幾位棋士因棋術高超,多少還過得舒服些。其中最典型的是島村先生。因他所屬部隊的最高長官是個大棋迷,將他留作勤務兵,專讓他充當圍棋對手。多虧有此福分,方才免去了上前線送死的厄運,終于大難不死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