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使用化妝品存在一些偏見,他們認為:
“不用化妝品最保險”:有些人喜歡化妝,且不斷更換新的流行化妝品,而有些人認為不搽化妝品最保險,就像人們認為最好不要吃藥一樣(因為是藥三分毒)。其實,完全否定化妝品的作用也是不對的,關鍵是正確地使用,比如過了30歲的人皮膚漸漸變得干燥、粗糙,若不用乳液及面霜加以保養,必定會加速皮膚老化;干性肌膚甚至在皮脂分泌活躍的夏季也應使用化妝品進行保養;一般性質的皮膚在干燥的冬季要搽營養、滋潤性化妝品,防止皮膚干燥;油性皮膚者要注意經常洗臉,避免毛孔堵塞。還有,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防紫外線侵害的功能相應減退,很有必要用防曬油及粉底霜來隔絕紫外線。因此,結合時間、地點、場合使用營養性化妝品,比素凈的臉要好得多。
“天然化妝品無副作用”:所謂天然化妝品與普通化妝品并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真正的天然植物根本不能原原本本地當作化妝品使用。比如美容圣品絲瓜露,如果是絲瓜液直接裝瓶的話,只要1~2天便會長細菌。因此,市場上標榜的天然化妝品絲瓜露,實際上都添加了防腐用的酒精以及具有保濕作用的甘油等。
很多人所擔心的化妝品過敏,在天然化妝品中同樣會發生。道理很簡單,就像過敏性鼻炎可以由豕草、杉葉、花粉等天然植物引起一樣,對絲瓜露過敏的人依然會有。很多人相信蘆薈的功效,但蘆薈也是一種植物,在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蘆薈露是含有眾多像針一般銳利結晶體的汁液,很容易使皮膚產生刺痛感,而進入皮膚的蘆薈還可造成過敏性中毒。因此,皮膚易過敏的人對于植物性配方的化妝品更要多加小心。
“可以用藥膏代替面霜”:洗臉后使用某些藥膏對治療刀傷、擦傷甚至青春痘都有效,于是這些患者便把它做為預防用藥,以藥膏代替化妝前的面霜,結果年紀輕輕的皮膚就變得又干又皺。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藥膏大多是以干化皮膚為目的,皮膚干燥之后便不容易長青春痘,細菌也不易繁殖,刀傷、擦傷也就不于感染化膿。如果盲目使用這些藥膏,皮膚就會干燥生皺紋。
“高價化妝品肯定比便宜化妝品好”:高價化妝品與便宜的化妝品比較到底哪種好呢?其實,貴的化妝品不一定都好,便宜的也不一定就差,因為影響化妝品價格有許多因素。不過,一些價格特別低廉的化妝品往往只是將幾種原料簡單混合,沒有精制提煉,必然會含有許多雜質。但是,也有些低價位的化妝品因為已經受到顧客的信賴,變更價錢可能影響銷路,于是一直維持原價。相反,有些高價位的化妝品也會引起皮膚過敏,令皮膚科醫生極為困擾。所以說,價格高低并不是化妝品好壞的標志。
“共用化妝品不會有問題”:經常聽到一些人在一起議論某個牌子的化妝品好,某種保養品效果不錯。但是要知道,對別人合適的不一定對你也合適,因為皮膚性質依每個人的年齡、性別、心理、環境等不同而有差異。借用或共用化妝品常發生在母女之間,結果,皮脂分泌量多的年輕肌膚因為用了適合中年干燥皮膚使用的保養品,變得油脂過多而長了青春痘。反過來,如果用了適合女兒肌膚的油脂成分少的面霜乳液,母親的皮膚會變得越來越干燥粗糙。男性使用女性化妝品也是很不恰當的,因為男性的皮脂分泌量原本就比女性多,女性中易長青春痘的油性皮膚才與普通男性的皮脂分泌量大體相等。還有,女性皮膚到40歲時,皮脂分泌量減少到20歲時的一半左右;而男性要到60歲時皮脂分泌量才慢慢減少,因此男性50歲以前不用面霜也無妨,到了60歲洗臉或刮用胡子后有刺痛感時,就要使用保養品了。所以即便是中老年婦女也不可以用男性保養品,否則皮膚會越來越干燥。
“倒出的化妝品可以倒回去再用”:節儉雖是一種美德,但是太吝惜化妝品反而會得不償失。例如倒取乳液或化妝水時不小心倒得太多,若再把它倒回去,這是使用化妝品之大忌。因為化妝品一旦與手接觸再將它倒回原容器中會使容器內的化妝品感染上細菌,再用時對皮膚不利。還有,買回一大瓶化妝品,再分裝到幾個空瓶中與朋友分用,這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沒有經過消毒的空瓶中肯定會有細菌孽生。
編輯/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