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發于青少年期,女性多于男性,成年人也可發生,不僅影響健康,而且有礙面容,常給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痤瘡在臨床上大致分為4種類型:開放性痤瘡(白頭)、閉合性痤瘡(黑頭)、結節囊腫型痤瘡、丘疹膿瘡型痤瘡。其中白頭屬于非炎癥性粉刺,而另外的幾種均是炎癥性粉刺。發病原因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解釋,但痤瘡丙酸桿茵的致病作用已被證實。由于顏面部寄生著以痤瘡丙酸桿菌為主的多種細菌,它們產生一系列生化反,其生成物沉積、滲透到真皮,引起該處毛囊導管及周圍組織發生非特異性慢性炎癥,干擾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引發該病。
內分泌系統分泌激素的多少,特別是雄性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發病率。有一部分患者是因為毛囊皮脂腺對正常的雄性激素產生極度的敏感反應所致,而大部分病人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此時,體內的雌性激素濃度相對降低,加速了脂肪的合成,而皮脂腺的過度增生肥大,促使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或表皮角化細胞堆積,阻塞了導管口,其結果是不僅皮脂分泌過多,而且排出受阻,從而發病。
人體中的維生素E、B和C對維持皮膚正常狀態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對皮膚中脂類物質的代謝影響較大。一旦上述維生素缺少,就會使皮膚中的脂類物質堆積,皮脂的分泌量增加,從而加劇痤瘡的發病。另外,長期睡眠不足、精神緊張、感冒發燒,過多進食油膩、辛辣、較甜的食物,以及化妝品和收縮水選擇不當,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等,都會對痤瘡的發生起促進作用。還有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
治療痤瘡時不能盲目擠壓,以免造成瘢痕和色素沉著。也不能亂吃藥物,特別是一些具揮發、排泄性質的中藥。痤瘡的發生原就是分泌物排泄不暢,若采用體內外排法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可針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癥狀,或全套、或選擇性地應用,即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1.潔面:按日常皮膚護理規則去凈面部沉積物;用角質分解膏去掉面部“死皮”;然后用紫外線離子噴霧器噴霧10分鐘,使毛孔擴張。
2.導入:用超聲或離子導入機,將一些藥物如甲硝唑導入皮膚中,以減輕炎癥。
3.針清:用暗瘡針清除暗瘡“頭”,并排出其內的膿性物或液體。
4.面膜:要定期做,可用中藥面膜敷面30分鐘。
5.涂抹:用10%的酒精加氯霉素眼藥水,擦洗面部,每天2次擦洗面部。亦可用地塞米松0.15克、氯霉素0.40克、滅滴靈0.25克、維生素0.20克、美加凈兒童霜99克配成軟膏,涂于患處。
6.口服:維生素E、A和甲硝唑等藥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痤瘡嚴重者也可服用少量雌激素,但不能超過半個月,月經期禁用。有的女孩來月經時痤瘡較重,不妨在月經前一周口服蝎子(干蝎子,研成碎末,5個為一包,每天服2包),直到來月經時停用。
編輯/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