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崇尚名牌的時代。名牌充斥在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它讓一些人醉眼迷離,讓一些人得意忘形,讓一些人自慚形穢。
在我看來,名牌和“小蜜”是同一類性質的東西,是富豪和明星們的專用品;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它是海市蜃樓,是煩惱結,偶有染指雖也能圖一時之快,但結果往往會讓你不勝其煩。
擁有名牌和占有“小蜜”的兩個必要條件是:有錢和有閑。而這兩點恰恰是什么都有就是沒錢的普通老百姓最缺少的。問題的關鍵還并不在這里,比如說穿名牌服飾吧,做為工薪階層的一員,省吃儉用后,幾千塊人民幣一套的名牌服飾咬咬牙還是可以買得起一身的,但只要你穿上這套名牌服飾,隨之而來的就不單單是這一套服飾的問題了。有兩句俗語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象牙筷子放到了窮人家”、“買得起馬配不起鞍”。你買了一套皮爾·卡丹西服,但總不能只穿這一套名牌西服在身上晃晃蕩蕩招搖過市吧,就像有了象牙筷子的人家總不能再用破了幾個口子的大粗碗是一樣的道理。有了名牌西服,與之相配的還要有名牌皮鞋、領帶,還要有名牌襯衣、名表等。而且,據一份時尚刊物介紹說,白領男士的襯衣至少得有十件以上,領帶得有八條以上,這樣算下來,要能夠把這一套名牌西服風風光光穿起來,所花的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有一個問題,你穿了名牌西服,從此很可能就會淪為這套西服的奴隸。出外怕落灰塵,吃飯怕沾染油膩,連坐在椅子上也得小心翼翼,如果一不小心哪里冒出一個釘子掛開了衣服上的珍貴線頭,會讓你肉痛多時。這時候,就不是你在穿衣服,而是衣服束縛你、支配了你的一舉一動。這實在有違穿衣的初衷。
而且,名牌還有真假之分。某明星好穿名牌,為了不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每購服飾都要飛到法蘭西去,這種豪舉除了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那些剛過溫飽線、還在加速奔小康的普通老百姓只能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要親身實踐一回是連做夢也不敢想的。那么退而求其次,買身國產名牌,雖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終覺有些小家子氣,并不算揚眉吐氣一回。若不幸買了假冒名牌,花了冤枉錢,得了尷尬,添了堵,暗地里罵,表面上還得裝著若無其事。
妻子是粗布衣,“小蜜”就是名牌。“小蜜”過的是浪漫和情調,她要吃大菜、穿名牌,要寶馬香車、燈紅酒綠,要藏嬌的金屋,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而妻子是要過日子的,苦也過得下去,累也過得下去,沒錢了她不花,錢多了她仍節省,像我們家常的衣服,風里來雨里去,和我們的身體相依相偎,是我們一生不變的宿命。
對于我們而言,名牌和“小蜜”就像《紅樓夢》中的一道菜,那道菜叫茄鲞,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吃的。雖然很好吃,只是茄子沒吃出茄子味。那道菜的做法是:先把茄子皮削了,做成碎丁,再用雞油炸,然后用雞脯合香菌、新筍、香干等各色雜果切成丁兒,用雞湯煨干,香油一收,加糟油拌,盛在磁壇子里,封嚴。待吃時,用熟雞肘肉一拌就可以了。這般工夫,這多配料,茄子還能叫茄子嗎
吃得起茄子吃不起配料,想來想去,還是不做劉姥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