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洋品牌服裝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①擁有品牌授權,使用國產面料在國內生產;②擁有品牌授權,采用進口面料在國內生產;③純進口的服裝。大部分進口品牌服裝屬于前兩種類型,因所涉及到的關稅比重非常小。
一件服裝的定價包括該服裝的品牌價值、面料價值、設計價值等諸多因素,在服裝品牌化的今天,服裝價格中面料價值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而品牌價值和設計價值卻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同樣的亮絲質地T恤,國產品牌只賣一兩百元錢一件,而夢特嬌的要賣到數百上千元一件;即使是同一品牌的夢特嬌亮絲T恤,由于款式的新舊,也會有數百元錢的差價。
中國加入WTO后,由于關稅的下降,進口服裝的價格肯定會有相應的調整,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從1996年開始,中國已四次大幅降低關稅,但是并沒有引起進口服裝價格上大的波動。目前我國對于進口服裝和進口面料按質地的不同進行征稅,稅率并不高,從一些享受最惠國待遇的國家進口服裝、面料,一般只征收30%左右的關稅。可見“入世”后,關稅的下降空間并不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入世”后將會有更多的國際著名品牌進入國內市場,我們將與國際流行更加接近。
有專家認為,“入世”后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將受益匪淺,因為這些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型企業的產品大多屬于發達國家已不生產或很少生產的,價格比較低廉,紡織品貿易的自由化將使這些企業深受其惠。但同時,進口的高檔面料和服裝也會給國內的紡織服裝企?帶來不小的沖擊。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消費者肯定會選擇這些進口的高檔面料和服裝。一家紡織公司的總經理認為,要想生存就必須靠質優價廉或高附加值的產品品牌形象占領市場。
國內的化妝品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如何同這些高檔的進口商品相抗衡。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化妝品,有的是國內合資生產的,采用某些進口原料,有的則完全屬于進口。國家對于這些化妝品及其原料的進口實行35~150?%的較高關稅,此外還征收高達160%的消費稅。例如進口香水的稅率就高達30%左右。日本資生堂化妝品的一位中國代理商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化妝品的關稅很有可能較大幅度的下降,對于那些合資生產的化妝品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國家是否還會繼續對化妝品征收高額的消費稅呢據有關人士介紹,這要看政府與世貿組織達成的協議以及國務院稅率委員會的決定了,目前還很難說。
有關人士認為進口化妝品的大減價并非一夜之間的事,按照慣例,肯定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緩沖期,分階段減低關稅稅率,最終達到條約所約定的稅率。這個緩沖期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