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陽光就沒有人類和人體的健康。但過度的照射日光,不僅會導致皮膚過早老化,還會發生日光性皮炎或日光疹、日光性皮膚角化癥、日光性肉芽腫、皮膚癌等。陽光中對皮膚有傷害作用的主要是紫外線,科學家根據不同波長紫外線的生物學作用,將其分為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及短波紫外線UVC。UVA對皮膚有較強的穿透力,可造成皮膚色素沉著曬黑,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皮膚的急性炎癥;UVC的主要副作用是曬傷皮膚,輕者出現紅腫、疼痛,重者會發生水皰等急性炎癥;UVC絕大部分已被臭氧層所吸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由上述可以看出,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的主要是UVA及UVB,傷害作用有以下幾方面:
1皮膚老化皮膚老化有內在和外在兩方面的因素,即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前者是隨著人體的老化,皮膚亦發生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老化過程,屬于自然老化現象;后者則是由于紫外線的照射造成皮膚的光化學老化,屬于光老化現象。在皮膚光老化的種種機理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自由基學說”和“交鏈學說”。自由基學說認為,皮膚的衰老是由于體內自由基的產生和消失發生障礙。在正常情況下,自由基的產生與消除處于平衡狀態,而紫外線的照射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的數量,過多的自由基導致體內脂肪發生過氧化反應,繼而與蛋白質發生交鏈聚合,生成不溶性蛋白,引起皮膚老化。過氧化反應還會導致皮膚色素斑的形成。交鏈學說認為,皮膚中的骨膠朊交鏈聚合會生成不溶性骨膠朊,使皮膚失去彈性和保濕能力,導致皮膚老化。正常情況下這種交鏈聚合現象進行得很慢,紫外線的照射會加快交鏈聚合反應的速度。所以紫外線在皮膚的光老化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曬斑皮膚在接受過量紫外線照射后的幾小時內就會出現曬斑,輕者如日光性皮炎或日光疹,重者會發生日光性角化癥、日光性肉芽腫。目前,醫學上已將日光性角化癥列為癌前期病。
3皮膚癌過量或日積月累的紫外線照射,皮膚細胞會發生一系列病理性變化,尤其是對DNA造成損害,這很可能導致細胞的畸變。另外,過量紫外線照射還能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使癌癥發病率上升。
4皮膚色素沉著紫外線能使皮膚中的黑色素原通過氧化酶的作用轉化為黑色素,并沉著在皮膚上使皮膚變黑。這對希望擁有白皙皮膚的東方女性來說,曬黑比曬傷更難以接受。難怪在許多護膚及化妝品中提出了“美白”的概念。
5對毛發的傷害紫外線照射會引起頭發中蛋白質二硫鍵解聚,使頭發表面的鱗片受損,頭發 脫水、干枯、褪色,失去彈性,發質變硬、變脆、易折和分叉。
6口唇易受傷害唇粘膜比一般皮膚薄,而且不像皮膚那樣在受紫外線照射后能產生黑色素來保護自己。所以口唇極易受紫外線的傷害。
當我們了解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之后,就能理解防曬的重要性以及使用防曬護膚品的必要性。
防曬護膚品種類很多,有防曬霜、防曬乳蜜、防曬油、防曬水,還有唇用及發用防曬品等。這些防曬護膚品按其防曬機理大體分為3大類:一是紫外線吸收劑。這種防曬劑的有機分子在通常情況下處于基態,當受到紫外線照射時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線的能量,并呈激發態將能量釋放掉,再恢復到基態,從而有效地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二是紫外線散射劑。這類防曬劑多為無機粉體,當紫外線照射時,通過散射作用減少和防止其對皮膚的傷害。三是酪氨酸酶抑制劑。紫外線照射會激活人體內酪氨酸酶的活性,加速黑色素的生成,使皮膚變黑。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從而也就抑制了黑色素的生成,防止皮膚被曬黑。
在防曬護膚品的包裝或說明書上都標有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示該防曬品的防曬系數,反映該產品防紫外線能力的大小及時間的長短。近年來,在一些進口的防曬品上,還標有PFA值或PA+值?;旧鲜且詡鹘y的方法如美國的(PDA)規定,根據紫外線照射皮膚后所產生的最小紅斑量(MED)來制定的,但引起皮膚MED的主要是UVB,因而不能準確制定防UVA的作用。為了比較準確的顯示防曬品防UVA的能力,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PFA值(Protection Factor)它對消費者選用防曬黑護膚品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一般情況下,PFA2~4表示對UVA有一定的防曬作用,PFA4~8表示UVA有較強的防曬功效,以上PFA8表示對UVA有超強的防曬能力。在日本為了避免消費者將PAF與SPF值弄混,就以PA與“+”替代SPF值來標示。PA+相當于PFA2~4,PA++相當于PFA4~8,PA+++相當于PFA8以上。
選購防曬護膚品時,還須注意該產品是否標有“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批準文號”。因為,防曬護膚品必須經過衛生部門的檢驗合格才準上市銷售。進口防曬護膚品須有進口產品的批準文號、制造廠名及地址,以防假冒產品。防曬護膚品的使用是有一定期限的,選購時要看清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使用防曬護膚品的方法是,先在皮膚上涂一層護膚霜,然后再均勻地涂上防曬護膚品。涂護膚霜的目的是減少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在過了SPF值或PFA值的防曬時間后,若有必要可以再涂一次,以保持防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