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有特色的藝術,圍棋本身具有兩重特性,其一是它的娛樂性。
從娛樂角度來看,圍棋起著陶冶性靈、啟迪智慧、修身養性、適意延年等作用,給人們以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中國古代,上層社會人士多半視弈棋為一種益智的消遣。
圍棋的另一特性無疑是它的競技性。隨著棋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到了現代,國際、國內各種圍棋大賽蓬勃興起,競技性就顯得高于一切了。在我國,圍棋被列為體育項目;在日本,優秀棋手被贊為“勝負師”,都說明圍棋競技的重要。
凡遇上圍棋大賽,人們首先關注的總是誰勝誰負。一個國家圍棋事業的興旺與衰微,也主要體現在棋手比賽的成績上。通過新聞媒體,一局重要對局的勝負往往牽動千萬人心。所以現代職業棋手的首要任務在于提高棋藝,他們參加比賽目的就是為了贏棋。娛樂性和競技性反映了古人與今人,職業棋手與業余棋手……對圍棋的理解和側重面頗有差異。但換句話說,人們對圍棋也存有不少共識。通過圍棋,人們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辯證法,悟出許多切實可用的哲理,這就叫“小道”之中有“大道”。
中國有句老話,“人貴有自知之明”,請注意這個“貴”字,自知之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來之不易。
只要你經常參加圍棋比賽,就能清楚自己的份量。與從事其他藝術的工作者相比,棋手應該是容易有自知之明的。我這樣說,并非出于我個人對圍棋的偏愛,而是因為下圍棋有勝負作為水平高下的標準(這不是絕對的,但卻是非常重要令人心服口服的)。俗話說“棋力酒量,非關退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端正了自己的位置,他辦事就會腳踏實地,量力而行,他在事業上成功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大。我見到一些實業家,他們不僅愛下圍棋,而且還認為下圍棋能增強他們處理事務的能力。我想,這應是他們的經驗之談。
清代國手施定庵對圍棋的功用另有一番見解,他提出“弈之理足以針昏砭惰”,用今天的語言解釋就是:“下圍棋是‘醫治昏庸懶散的一貼‘良藥。”原因說來很簡單,下棋是健腦的“體操”,經常多思考的人自然少犯錯誤,而且也肯定不會成為行動上的懶漢。
日本方面對圍棋還有一說,人稱“圍棋五得”。內容是:“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訓,得心悟,得人壽。”對下圍棋的好處作了概括性的闡述。
在以上五得中,我以為得教訓一條尤其重要。我們下圍棋,怎樣明大小,分先后,知取舍?怎樣審時度勢,知己知彼?怎樣權衡得失,抓緊時機?這一切都是多次接受教訓后才能處理得較好的。如果我們對此種種能觸類旁通,那么,這些經驗教訓就不只有利于提高棋藝,且對我們從事其他各行各業也將有益。
我想這個話題總要比某些人討論曬衣服褲子要好很多吧!
圍棋與離婚
隨著GNP增長奔了小康,這二十年間離婚率也跟著翻番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準,不知那些愛拿中國人權說事兒的是否把這當成一項反映婦女解放程度的指標。這一點中國絕對比小日本和韓國牛B。好,點到為止,俺這兩句是先把一部份人的嘴堵住,省得看完了又問不過腦子的問題——“那人家日本韓國下圍棋的怎沒……”。
俺這篇東東的結論是要說圍棋和離婚有內在的聯系,所以這下圍棋的離婚率特高。中國老少三代風云一時的高手陳祖德、吳淞笙、聶衛平、劉小光全無例外地離過一把(老聶這第二把也……特立獨行的馬妖在一紙休書之前所要做的也僅是怎么讓那個已在米國呆了好幾年的“她”少刮走點兒銀子而已。再小一輩的常昊剛結婚,我嘴上積德就不咒了。這專業的不說了。業余的,不知您下不下圍棋,您自個兒掰手指頭數數看。反正俺認識的棋友當中,說結過婚的人里有60%以上都離過絕對是謙虛了點兒。
下圍棋能提煉激發人潛意識中的某些秉性。具體地說,有一定悟性長期下圍棋且追求長棋的人會更具大局觀而不拘泥于瑣事,更表露本性而厭倦規矩和俗套,以自我為中心而不善或者說不愿敷衍。一般來講,維持婚姻的穩定需要捆綁束縛一些情趣在一定范圍之內。把會下圍棋當成高雅而更喜歡一個男人的美眉不在少數,而這種喜歡是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就是這男人對圍棋的愛不能與對老婆的愛相矛盾。可這圍棋就是傾國傾城還坑人,等認識到這一步的時候已然太晚,除了咬一咬牙、擺一擺手說再見恐怕也沒什么妙手了。“過去我幻想的未來可不是現在,現在似乎才明白什么是未來”。又讓老崔說著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離婚的見了一對又一對,戒棋的不能說一個沒有,但就是鳳毛麟角那一兩個也是賊心不死隨時可能春風吹又生。道理很簡單,老婆離了這個還能找那個,甚至更上一層樓舊夢重圓老牛吃嫩草什么的。這棋要是戒了可絕對沒有東西能替代。俺知道那一兩個戒棋的也是為了專心撈點兒錢以后好能后顧無憂安心下棋。坦白地講,因為下棋荒了學位誤了掙錢而引起婚變的也大有人在,不過這淺顯的因果關系就用不著俺廢指頭敲字了。
女人講究情趣,為愛好而愛好。她們可以在服裝攤兒里鉆上幾個鐘頭試穿一大摞臨了卻一件不買。這時候當然希望有男人在邊上陪著并不時地回答不用動腦子的問題“我穿這件好不好看?”等等。有這耐心煩兒的男人不是沒有,但下棋的不成,有也修煉沒了。有這功夫干點兒什么正事兒不好,就是紋枰對坐神游局內也是其樂悠悠啊。下棋最基本的常識就是占大場搶天王山,培養的也是對要點急所的敏銳感覺。每一招都要追求最高效率,不走單官(也就是不疼不癢沒價值的廢棋)。棋界曾有把一個人干無聊的事兒叫“走單官”的說法。潛移默化,你說這下棋的對女人感興趣的瑣事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客氣點兒說是“見小”,實話實說是走單官。即便當時一個“隨手”樂樂喝喝陪了一把,可回頭兒一復盤一“手割”,他媽的,全是凝形,“白虧”!
女人還有個毛病,太虛。要不怎么說“女為悅己者榮”呢。女人好玩兒個小聰明使個小詭計開個小玩笑賺個小得意什么的,偶而為生活增添點兒情趣倒也沒什么不好。男人要默契,讓她有一種得逞的感覺。我的一個感覺是,你心里和實際上對一個女人好都不夠,還要表達出來,甚至說比做還重要。這一點上下圍棋的又丟分兒了。下棋要走本手,不能僥幸。騙招一般是不用的,因為一但對手看破你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偏偏這生活中的女人是不通棋理的,就喜歡用用騙招,您這下棋的直覺就是不能讓對手的騙招得逞,“手筋”一放她那下不來臺了。什么事一計較起來就沒勁。現在這社會夫唱婦不一定隨還要領唱是常見的。碰上下圍棋的,又不行了。這下棋中盤殺力最重要,手筋是硬道理。下棋要有爭先手的意識,招招跟人屁股后轉游只有靠撿勺子才能贏棋了。先手就是主動權,就是對棋局進展的控制權,絕不任人擺布。落后手也是以取得一定的實利為補償的,大形勢不落后。這先后手的概念轉換成生活用語的意思就是“意見一致時可以聽你的,意見不一致時要聽我的”。棋語云“寧失數子,不失一先”,這話翻譯成過日子的話就是“我吃點兒苦受點兒累沒關系,可咱家的事兒得我作主”。要碰上一個也頗有“先手”意識的老婆,你說這家能不搜根滅眼比氣耍大龍嗎?據我觀察,沒離婚的棋友相對來講中盤作戰能力都是比較差的,這下棋跟離婚有一腿絕對是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