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的應變力與預戰力
□文/火紅的玫瑰
很多棋手之所以成不了高手,他一定缺乏兩項技能:應變力與預戰力。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應變,棋的內容就顯得比較單調,缺乏創造性。當然,缺乏創造性并不意味著不能贏棋,大多數的棋手,都是在走一條捷徑,是在走一條前人用腳踩出來的路。但在復雜的中盤戰中,不知如何應變就很危險了。如果棋局的進展超出了自己的預計,比如對手弈出好棋或自己下了壞棋,就會驚慌失措,喪失逆境求生的意志和爭取反敗為勝的欲望及信心,棋藝一定不會太高。應變能力很大部分取決于天分,有圍棋天賦的人經過實戰練習就會有出色的表現。有些棋手被譽為圍棋天才,主要是指棋的靈氣,體現在超絕的應變能力上,如吳清源,畢生尋求在每一局中有所創造,在藝術上有新的開拓。李昌鎬的在藝術上的創新比起吳清源頗有不及,但在接觸戰的應變能力上,一點也不遜色。應變力跟棋手是否智力超人沒有必然聯系,有趣的是,很多天生的賭徒都具有這種能力。眾所周知,有的人讀書很聰明,在圍棋上比別人多下了幾倍的工夫,但是棋還是不行,這種例子并不少。也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只是想成為業余高手也是十分艱難的。
預戰力有所不同,需要長期的血與淚的教訓和磨練才能掌握,這是后天培養的。所謂的預戰力,就是形勢判斷和攻擊防御等方面的具體技術細節:一盤棋有幾個勝敗關鍵的地方,要訓練自己能夠確確實實地領會這些地方,要下工夫鉆研。要懂得如何駕馭局面,例如,當你看到任何一隊對方的弱棋時,你就應當知道怎樣攻擊才能最有利,什么時候才是最佳的攻擊時機,至少能做到收取一定的攻擊效益。青年時代的加藤君被稱為“屠手”。總之,是強于力戰。他的魄力在于,盡管看上去多少有些無理的進攻,也將起貫徹下去,直到把對手降服。這是了不起的個性。李昌鎬是一個技術全面的典型,他的棋從不花哨,中盤戰斗力強大,攻擊一般不會趕盡殺絕,但經常能通過攻擊掌握全局。而在受到攻擊時知道如何才能把損失減到最少,不致拖累全局。他的棋沒有一著定勝負的薄脆,棋的韌性非常強,定型很巧妙,到了后半盤常靠忍耐力在收官時取勝。
世界圍棋之足球夢幻隊343
□文/刀把舞
陣型:343
守門員——李昌鎬。收官功夫天下第一,球隊的最后一道防線由小李子看著,定是纏密無比,球到即收萬無一失。
左后衛——小林光一。在其防守區域方圓15M之內只要有皮球生存的跡象,絕對是一陣狂風暴雨三光政策之后人畜俱毀,一光到底。
中后衛——趙治勛。此君有耐性有速度,意志力艱定無比,比賽中即使撞車斷胳膊斷腿仍會咬牙堅持先把皮球鏟掉。可勝任隊長一職。
右后衛——常昊。心寬體胖穩健異常,待人溫和,既使你放他鴿子亂搞小動作,也決不生氣,據說在其職業比賽生涯中從未吃過一張黃紅牌。只是轉身偏慢。
左前衛——馬曉春。邊路小飛傳中仍其成名絕招也,球路刁鉆且飄忽不定,似傳似射,經常令對方后衛望球興嘆。為人無忌,任意球大師。
右前衛——王立誠。技術全面,發揮穩定。能攻能守,實為不可多得的自由人人選。
拖后中衛——武宮正樹。四線高空頭球一流,視野寬闊,在中腹地帶運籌帷幄一切盡在腳握。
組織中衛——聶衛平。大局觀天下第一,該出腳時就出腳。并且嗓門夠大,為場中第12人(啦啦隊員)。只是腳下常出漏勺,防守偏差。
中鋒——劉昌赫。天下第一攻擊腳,捕捉戰機的能力無與倫比,勇猛幾可與戰神巴蒂相媲美的強力前鋒。
左邊鋒——芮乃偉。攻擊力和體力皆為一流。可滿場飛奔四處挑起戰火卻毫無疲態,擅長在敵禁區內制造混亂并為同伴創造機會。
右邊鋒——李世石。速度奇快,腳法狠準。往往乘敵不備一招致命。和左路的芮乃偉一沖一扯,往往給對手禁區造成空檔。
亂解圍棋
□文/棲夢
1、大龍:龍本是祥瑞,起于淵,止于天。縱橫六合,隱現八荒。
圍棋中的龍就沒這么幸運了,一般是起于一角(邊),狼奔豕突,忽長、忽跳、再拐、再扳,別說飛騰,就算跳那么一步,都怕首尾難顧。在狹小的地方茍延殘喘,好容易雙目全睜,已然楚歌四面,困于源底。
2、手筋:人類上肢中那些胡亂錯雜的神經、血管、肌腱。
圍棋中手筋往往是在行棋者仍掉數枚煙頭、搖壞幾把折扇時,一不小心,手發抖,棋掉在棋盤上,居然是神來之筆。
3、死活:生命的兩種形態,生者榮、死者枯,很容易判斷的一件事。
圍棋中死活就復雜多了:
⑴、棄子:說穿就是借尸還魂,不要以為這只有恐怖電影中才有,壁虎的本領在圍棋中得到了最好的仿真。
⑵、長生:古往今來,大凡極有權勢或者金錢的人的最高理想就是這個,遺憾的是,他們不會圍棋。
⑶、劫爭:你說死了,我說是活的,這樣老爭下去可不是辦法,于是,你先說,我再說,接著你又說,看誰把誰說服。
⑷、后手死:明明死了,居然還認為自己活著,沒有職業道德。
4、翻盤,一般是指事件出現與趨勢相反的結果。
圍棋中往往是指那些棋力差,脾氣壞的人,在一不小心輸棋后摔棋盤的動作。